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节(2 / 3)

说,只默默的用火把信件烧了。

至于反应?此时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

有些事,不是韩彻非要往坏处想,而是当他身处其中时,不能不往最坏的地方去想。

要知晓周安被监管,不得与宾客往来,不仅是在信州限制他的交友范围,也限制了他书信上的交友。

那么周安这信,到底又是怎么送到安南自己手上来的。

是太子那边的人在其中出力,还是政治对手有预谋的推波助澜?又或者,是老皇帝的故意放纵?

但不得不说,这封信写的很是真情流露,引人共鸣。

知交好友,还因同一件事遭受悲惨的流放发配,彼此都还因此耽误娶妻。

古代娶妻生子是人生大事,如此怎能不忧心?

目前他们也又都还面临着同一个困境,京城那边的政敌在不停的打压他们,不允许他们有丝毫的冒头。

背后的人这一手可谓是既算计了周安,又通过周安来算计韩彻。

但他怎么也没算到,原身这具身体换了芯子。

制盐

很快距离收到周安来信已经过去一个月,进入农历五月后的安南,最近也变得越来越炎热。

这日下午,有两位木匠将韩彻前些时日让他制作的一架大型风力水车运到衙门来。

风力水车之前便已经造出来,只不过都没有眼前的这架大。过往是一具风帆配制一台水车,这次是一具风帆,配制了两台水车。

因着造型过于庞大,两名木匠便只能把它们以零件的方式运来。

“造得不错。”韩彻高兴的夸赞道。他刚大致检查了一遍,不仅没发现什么问题,在细节方面的处理反而更好了。

“谢大老爷夸赞。”两个木匠也高兴起来。

“明日辰时初(约早上7点),你二人再至衙门来,随我一道出城一趟。”韩彻心情甚好的说道。

“是,大老爷。”两个木匠忙应道。

风力水车使用前还需要先对其进行组装,自然便少不得需要这两个木匠明日一道同去。

除此之外,韩彻预算这次出城起码需得耗费好几日的时间,便又寻来钱县丞和刘县尉交待道:“我新得了一制盐法子,不需耗费时日去煎煮,只需日晒便可得到白盐,故打算明日出城试试看。”

闻言,钱县丞大惊:“不用煎煮,日晒便可得盐?”

刘县尉也面露震惊的看了过来。

其实早些时候,韩彻便曾考虑过海水制盐。

安南不仅靠海,海岸线也较为漫长且宽广,地势还平坦。在气候上,安南虽春季雨水较多,但常年气温炎热,有助于海水自然蒸发。

可以说,在制盐上,安南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时下食盐主要分为海盐和井盐,其中井盐是以通过打井的方法,抽取地下的卤水,将其制作成盐来食用。操作分为凿井,汲卤,输卤再到煎盐。

海盐则是汲取海水,对其进行煎煮。不过并不是粗糙的直接煎煮,而是也需要先纳潮,制卤,煎煮,最后才能出盐。

就是利用海水的潮汐规律,算好时间在海边筑坝围堤,引入海水,再让它晒干,最后便可得到包含盐分的盐土。

再搭建盐漏,底下覆盖茅草,上方覆盖盐土。之后再用海水冲淋过滤,才能得到卤水。

再之后,便是把卤水倒入灶台上的铁锅,对其进行熬煮,得到可食用的盐。

这种制盐方式较为复杂,用时很长,效率很低,时间长了对铁锅的损害还不小,因此时下一些不靠海的地方,多是食用井盐。

至于海水晒盐,眼下韩彻并非见到和听闻。便是在韩彻穿越前的时代,也是一直到明朝嘉靖时期才广泛在民间使用。

不过此时,韩彻只对二人言道:“具体结果如何,还需得我去试了才知。”

盐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也是从古至今都极其重要的民生和战略物资。钱县丞和刘县尉自然知晓韩彻明日出城所办之事的重要性。

“大人放心,衙门一干事务我等定会好生管理。”钱县丞和刘县尉忙言道。

“我自是对两位大人万分放心的。”韩彻也这般回道。

他们三人共事也有不短时间,秉性和办事能力以及配合度上,韩彻对钱县丞和刘县尉都是很满意的。

第二日一早,韩彻便带着韩老三,还有那两个木匠以及两名衙役,拉着那辆大型风力水车出城去了。

这次进行海水晒盐试验的地方,依旧比较靠近刘家村。

刘家村的村民们听说了这事,便都跑过来瞧热闹。

正好,韩彻也需要一些人手来做事。他便让刘里正从村中挑选出一批人,汉子们去把附近海边的大块火山岩石寻来,将其削平凿岩。

力气较小的妇人则打来清水,把这些削平凿岩好的火山岩石槽清洗干净。

另一边,韩彻再让人修建斗槽型的盐泥池,也叫过滤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