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节(1 / 3)

“祭氏之名,天下谁人不知?弭兵之盟后,南北互通,东西贯连,齐楚晋三国之商队,无一不需要在郑国祭城休整周转。你们祭氏一族谋利其中,收尽天下商客通畅之便,说你们是富可敌国,恐怕也不为过吧”

“肸听闻如今子产于郑国为政,也多与令尊相商,可见令尊之能,绝不亚于先祖祭仲之下啊。”

不得不说,羊舌肸对于各国现状及历史的了解,可谓令人震撼。

郑国祭氏沉寂多年,恢复元气,崭露头角也不过就十几年的光景。可羊舌肸对祭氏家史却如数家珍一般,着实令人佩服。

“大夫谬赞了,家父哪有这样的本事。比肩先祖,那更是愧不敢当。”

祭乐这回答一方面是谦辞,但是另一方面,祭乐也万万没有想到,鼎鼎大名的叔向大夫,居然把自己的父亲夸得这般了得,还将其比肩先祖祭仲。

而她作为其子女,却是根本感觉不出来的。她父亲给她的最直观的感受,永远就是个掉这个脸,一副凶巴巴的样子。

“呵呵,不必过谦,今日姑娘既能随贤侄一道前来,想必与贤侄关系自是匪浅。老夫乃是个直人,自是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还请姑娘见谅。”

“对了,贤侄今日前来,为的可是会盟之事?”

话锋一转,羊舌肸看向了李然。

李然还沉浸在郑国祭氏的辉煌历史之中,听到羊舌肸的声音猛然转醒,当即道:

“是,大夫明察秋毫,晚生佩服。”

“此次平丘之会,晚生有一不情之请。不知大夫能否考虑一二。”

他也知道自己与羊舌肸并没有太多交情,所以这个请求也只能让羊舌肸先行考虑,至于答不答应,那就要看他对羊舌肸的判断到底是否准确了。

只听羊舌肸道:

“哦?贤侄但讲无妨。”

李然闻声,当即将心中所所想讲了出来……

此番言论极长,但在李然口中,却很有条理。一番话说完,羊舌肸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甚至连一旁的祭乐也皱起了秀眉,脸上满是不解之色。

半晌后,羊舌肸略显疑惑的看着李然问道:

“贤侄当真要如此行事?”

李然叹道: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平丘之会乃是寡君最好的机会,一旦错过,日后想要再斗垮季氏,那便是难于登天。若不能从季氏手中夺回权柄,寡君便无异于傀儡,公室无望,则周礼废矣!”

最后“周礼废矣”这个四个字,李然咬得极重。

因为他从羊舌肸前去曲阜观礼那一次,便看出羊舌肸是个十分注重周礼的人。

帮助鲁侯,则周礼复兴有望。

若是不帮,则周礼更是无望。

什么是周礼?就是天下的秩序!天子制衡诸侯,诸侯制衡卿大夫,卿大夫制衡家宰,大宗制衡小宗……

李然在赌,赌羊舌肸定会为了“礼乐之复兴”而出手相帮。

……

鲁侯来到晋国访问,但眼下却是见不到晋侯面的,此时的晋侯随同赵武等卿大夫,已经出发去了平丘参加会盟。所以鲁侯来到绛,前来相迎的晋国当权者,乃是中军佐——韩起。

即便这个身份而言,其实并不对等。

李然自羊舌府上出来后,又得了口信,原来是韩起邀李然前往“登金台”一叙。而另一边,季孙宿则陪同鲁侯也已是启程前往。

韩起此番宴请,乃是代表晋国国君,在绛城中的“登金台”举行常规的享礼,以示两国之友好。

(享礼:意思是使臣向朝聘国君主进献礼物的仪式)

李然清楚,无论大家各自心底里打的什么主意,这过场始终还是要走一走的。

会面时,韩起与鲁侯就晋鲁两国关系,以及天下局势进行了友好交流与分析。还各自表达了诚挚的祝愿,一副礼节有加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就是一次普通的访问。

李然一直以为韩起是个七老八十的老头儿,可是当他见到韩起时,他才发现韩起最多不过四十来岁,虽然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老者,然而韩起整个人的精气神却很在状态,比起季孙宿的须发皆白,韩起略显粗狂的外貌更具权臣之相。

两人一经对比,季孙宿立时相形见拙。

这场会晤由于双方身份不一致,因此并不会被载入史册,更不会有什么人注意,就好像是从没发生过一般。

可这次会面对李然而言,却是意义深远。

因为从这次的会谈,他基本上便可以断定韩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这也正是所有外交过程中,最为紧要的事情。

……

馆驿之中。

鲁侯回来后便立时与李然交流起来,询问李然对今日与韩起的会面有什么看法。

“君侯与卿大夫会晤,虽是有些失于礼数。但也很是值得。”

李然想也不想的答道。

鲁侯闻声一时诧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