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节(1 / 3)

“对了,方才你们在此处争论什么?竖牛,子明既是来咱们郑国,那便是咱们郑国的客人。你身为主人家的,更应以礼相待才是,到底是因何事与子明起了争执?”

印段此前就已从子产那里听说过李然的许多事,如子产一般,他也自然是对李然十分的敬重。

毕竟能够让子产都这般重视的人,那绝对不是什么凡夫俗子。

在这个最以人才为重的年代,任何世族都在暗中争相笼络大才,李然在鲁国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已然得到众多卿大夫以及诸侯的认可,而印段身为郑国上卿,又岂能对他不以礼相待?

竖牛见状,知道子石大夫是要回护于李然,肯定是发作不成了,便急忙躬身作揖言道:

“禀告大夫,此人刚才胡乱触碰粮车,在下乃是担心他惊扰了马儿这才出言阻止。”

祭乐在旁听得他如此信口雌黄,当即怒气横生,正要上前说明事实,却不料李然再度阻止了她。

她十分不解的看向李然,可李然却只是微微摇头。

这时,印段朝着竖牛是颇为不满言道:

“子明不过是想看看马车而已,这又有何不可,你啊!也未免太大惊小怪了。”

说着,他转头看向李然,又甚是客气的问道:

“子明可是觉得这些马车有何不妥?”

李然正要言说,却不料印段忽的抬手,而后朝着身后的祭氏众人道:

“你们都下去安排吧,本卿与子明有话要说。”

凑上前来围观的众人,包括竖牛在内,听到这话便皆是只得暂退。祭乐看了看李然,见李然点头示意后,也暂时离开了。

待得他们走后,印段这才拉着李然走到一辆马车后,伸手拍了拍车撵,甚是语重心长的言道:

“子明啊,祭家的规矩你可能还不太清楚。而本卿入仕多年,对他们家的规矩也略知一二,倒是可以与你说说。”

“祭家商队往来各国,向来是要夹带一些私货的,或是贡物,或是聘礼。这些都是联络各家感情,疏通各国商道所必须的。你既通于周礼,此间干系应最是明白不过。”

“此次他们奉命运粮前往卫国,之所以有些端倪,也不外乎是夹带了一些其他的货物在这其中。你既然看出来了,那也算得你的本事。可这种事,看破不说破,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即可。若你强行拆台,于你于祭家又有何益?子明你说是也不是?”

印段说着,脸色趋于缓和,目光也变得通透起来。

李然闻声,心思转动一番。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才是子石大夫之所以此前对祭氏的运粮车队不加以细查的主要原因。

李然知道这时候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当即只朝着子石大夫是拱手作揖道:

“多谢大夫提醒,确是李然莽撞了。”

印段笑了笑,又背过手去,不置可否言道:

“子明初来乍到,自是更稳重些才好,这儿可不比鲁国,你能明白?”

话到此处,这话的意思是再明显不过了。

庶嫡之争

子石大夫与他所说的最后一句,其意思实在是再明显不过。

鲁国是鲁国,郑国是郑国。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与鲁国是完全不一样的。鲁国之前的主要问题,乃是公室势微,而底下三桓的势力又有所失衡,以至于让季氏一家独大,国君岌岌可危。

而郑国的问题,显然更为复杂。内部非但有类似于鲁国三桓的七穆,而且还有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所以,对于郑国而言,安定才是一切的基础。至于公室不公室的,都已经俨然成了次要问题了。

所以,既然李然如今是身在郑国,那么即便他这个客人再有能力,那也是不能喧宾夺主的。

况且,有些事一旦捅破,都拿上台面上来说,那可就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辩论清楚的了。万一还生出了什么乱子来,这自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的结果。

换句话说,无论是现在李然眼前的印段,还是子产等一众郑国的卿大夫,对李然的态度其实都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你李然可以来郑邑谋仕途,也欢迎你来为郑国建言献策,这些都是他们乐于见到的。

但你李然若是想要像在鲁国那般搅弄风云,甚至是蓄意挑动豪门世族之间的斗争,那他们便只能送客。

郑国风雨飘摇了近百年,弭兵之盟前那自不必说,而后又经历了西宫之难、公子嘉之乱,还有伯有之乱,而今刚刚安宁了不过几年时间,内政举措与对外邦交都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点。所以,无论是印段还是子产,都自然希望这种“平衡”能够继续维持下去。

所以,现如今的郑国,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安定团结压倒一切,除非是万不得已,否则谁想肆意破坏国内来之不易的平衡,那谁就是郑国的敌人!”

李然的确有才能,可是这种呼风唤雨的才能,在他们看来却并不是郑国目前所需要的。这也就是为何子产此前在晋国只略微试探了一二,却并不强求,甚至是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