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节(1 / 3)

偌大的庭院中,李然仍是保持一贯的云淡风轻,并未因子产的怒色和祭先的愠色而有任何改变。

他就像是一个局外人,始终以最冷静的态度面对着。

“正是。”

“齐国眼下已拿到证据,劫夺粮车的那些武士,身上甲胄,手中兵器上皆刻有‘羊舌’二字,而且据几个侥幸逃回齐国的士卒所言,劫夺粮车的领头之人被称为‘李大人’。”

“早先你便说过,齐国运粮赈济卫国之事乃是你一手所为,而今齐国粮车被劫,证据又如此确凿。现在齐国使者已经抵达郑邑,要我们给他们齐国一个说法。”

子产一边说着,一边又冷静了下来,他将所有已经知道的消息全无保留的都告诉了李然。

一旁的祭先闻声,也是神情贯注的看着他,眉宇间的愠色又逐渐转变为忧色。

其实无论是祭先还是子产,他们都明白李然不可能去劫夺齐国的粮车,这件事明显就是有人在背后故意栽赃陷害。

只不过子产需要考虑的是郑国与齐国的关系,而祭先要考虑的也是攸关整个祭氏的荣辱安危。

所以,在这件事上他们不能给予李然更多的帮助,一切都需要李然自己去辩白清楚。

刚才子产的一番话与其说是与李然的对峙,莫不如说是将这件事中的细枝末节都告诉李然,而后让李然自己想办法去找出其中的破绽。

兵甲上的刻字,那些武士对其头目的称呼,这些都是板上钉钉的证词,齐国拿着这一套东西来郑国索要李然,郑国又能怎么办?最终,还是得看李然如何自我发挥了。

“对了,再与你提一句,齐国也已经派人去了晋国,羊舌大夫已经矢口否认了此事,齐国自然拿他是无可奈何的,所以……”

“所以齐国只能找然出气。”

李然双手一摊,却是笑了。

是啊,当齐国拿羊舌肸没办法的时候,他们也只能找李然出气了。

粮车被劫,几万石粮食不翼而飞,无论是谁走漏了消息,也无论是谁干的这件事,总归要有个人出来顶罪,总要有个人让齐国上下撒气一通。

这个人,眼下便是李然。

而这,也正是李然方才未提及的,为什么会是“他”被陷害,而绝不会是其他人的原因所在。

齐国使者田穰苴

李然最终要如何自证清白,摆脱齐国对他的怀疑,这下还是要看他自己的发挥了。

在与祭先,子产一起前往面见齐国使者的路上,祭先与子产已经把话给说得十分清楚。

“无论是祭氏,还是郑国的朝堂,眼下都是爱莫能助,子明还需好自为之……”

“再有,叔向大夫虽是否认了此事,但也极有可能已经对你有所怀疑了。你若是寄希望于他,只怕也并不现实。齐国使团此番来郑,气焰甚盛,恐怕并没这么容易打发,子明你可要做好准备。”

子产很是看重李然,这一点毋庸置疑。

可再如何看重,也不能拿郑国整个国家的利益做赌注。面对此次齐国的问责,子产本身也十分为难。

“李然心里有数,请二位大人且放宽心。”

李然并未多言,其实他早已想好了对策,此时脸上一片淡然,饶是祭先与子产见状也不由微微一怔。

来到馆驿,齐国使者早已等候多时。

“子产大夫不愧是郑国所依赖的君子,果然是重信守诺,着实令人钦佩。”

“那么,想来此人便是李然了?”

齐国一使者上前迎接,顺带也认出了跟随子产一起进入馆驿的李然。

李然目光扫过,只见此次齐国来使甚多,在馆驿之中便有五六十人,再加上还有些人已经分散到郑邑各城的出入处,估计此次来郑的使者至少有百余人。

如此庞大规模的使团,却只为来郑国交涉引渡他李然一人,足见齐国对此事的重视。

一圈扫视过后,李然的目光最终落在了一位坐在众人身后的老者身上。

而此刻,子产的视线也落在此人身上。

此人虎背熊腰,此时正端坐于正席上,虽是一副长者容貌,却见不到一丝白发。国字脸上眉眼如刀,鼻口如鼎,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威严气息。

只见子产于其他人根本是熟视无睹,竟是直接来到那名老者身前,并拱手作揖言道:

“田大夫,本卿已将李然带来,接下来的事,还请田大夫裁量自处。”

话里话外,子产的语气都透着一股冷漠,只是碍于面子上的事,所以这才不得不拱手而礼。

接着,子产转身看向李然,为其介绍道:

“这位乃是齐大夫田穰苴,乃是此次齐国来我郑国交涉的正使。”

而当李然听完他的介绍,脑海之中顿时涌现出两个字:着啊!

田穰苴!

这可又是一个响当当的猛人啊!

要说孙武是这时代中兵家最为光辉闪亮的一颗星,那么田穰苴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