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节(1 / 3)

而他之所以用疑问的语气,询问李然是不是会正式接手祭氏,其实就是变相在问李然到底准备好了没有。

一旦李然准备妥当,那么他将要面对的,便不再是暗中的浪潮涌动,而是摆在明面上的刀光剑影了。

“你为竖牛求情,一旦事成,你那老丈人定视你为祭氏的大救星,那日后又如何不对你是多有倚重?”

“他日,你若能成为了祭氏的主事之人,那便是侨,日后也能多有依靠,此乃喜事啊?”

子产自然是希望祭氏的未来能够与自己保持步调一致。

这些年,他本来也没少利用祭氏替他办事,而与祭先也一直保持着很好的默契。如今让李然上位,只会让他更为得心应手,当然,李然也能进一步在朝堂上站稳脚跟,建立属于他自己的势力。

“这……然恐怕是要让子产大夫失望了……”

子产此话一出,却是让李然一时竟不知该如何作答了。

“祭氏于李然实有救命之恩,而内人与然又是情深义重,若趁人之危而宰其家业,此实非君子所为。”

其实,李然倒是当真没有想过这样的心思,毕竟,祭先对他而言,非但是有翁婿之名,而且毕竟还有救命之实。

更何况,李然此前的所有谋划,都是秉礼明义而行的。他所为,皆是“仁义之使然”。

祭氏于自己有恩,尤其是他与祭乐的这一份感情,这可算得是“仁”。

子产一心为国为民,推行新政,为此不惜将自己置身于整个庙堂的对立面,这可谓是“义”。

李然为仁义而建言献策,这是理所应当的,又岂能动得这番心思?

“不过,还请大夫放心,李然日后定会不负大夫期望,而祭氏一族,李然可以在此作保,往后绝不会再出现第二个‘竖牛’来。”

李然的这一番话,也算是给子产吃了一颗定心丸。虽然祭氏这次让他很是失望,但是好在李然也终于是肯有所担当了。

而且,李然既已经都如此说了,倘若他再执念于让李然掌管祭氏,这倒反而是显得他有些不通情达理了。

“好吧,既如此,此事可以容后再议。如今竖牛可以免死,但本卿以为,这郑国,他也不能再待了。”

在子产思索一番后,开始转移了话题。

如今最重要的是先处置好竖牛。而现在子产的意思也很明确,只要祭氏将竖牛逐出家门,那么这事也就此作罢。

可李然如何聪明,岂能想不到祭氏将竖牛逐出家门,几乎等同于宣布他的死刑?

毕竟一旦竖牛离开了祭氏的庇护,那他便可谓什么也不是了,就算他在各诸侯国与达官贵胄有些交情。

可一个失了身份的竖牛,在这些达官贵胄的眼中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一个无用之人,又知晓如此多的内幕。即便子产不杀他,那要杀他的人也是大有人在。

所以,明面上子产免了竖牛的死罪,但实际上却仍是将其摁在了砧板上。

这块鱼肉,谁也抢不走!

李然第一次感到心惊,他惊诧的看着眼前的子产,眼睛里一时流露出一股害怕。

这个稳坐郑国执政卿数十年的人,这个看上去始终谦和谦冲的中年人,一旦发起狠来,竟也是如此绝决。

“诺,然谨遵大夫谕令。”

李然如今也只得点头应允,因为他知道自己就算是于郑国有功,但是在这件事上也不能再继续试探下去了。

人都有一个底线,而子产的底线很简单。

惩戒竖牛!以儆效尤!

同时,也就意味着,他对丰段和驷黑的宽仁也已经到此为止了!

竖牛奔鲁

翌日,祭先最终还是依照子产的意思,将竖牛是赶出了祭氏家门。

没什么可说的,这已经是子产的底线,同时也算是他最后的让步。

于是,原本在祭氏族内呼风唤雨,不可一世的竖牛,其所经营多年的家族势力,也随之轰然倒塌。

也不知是有多少祭氏族人受了牵连,纷纷被祭先收回了原本属于他们的商号,而整个祭氏内部,也自然而然的,刮起一股整肃的狂风来。

这并不是祭先所愿意看到的,作为商贾之家,素来最讲究的应是和气生财,也最忌如此内耗。

但他知道,一旦此次他再心慈手软,那便是彻底与以子产为首的郑国庙堂背道而驰了。那日后,祭氏在郑国的一切,也都将因为这件事而受牵连。

不过,倘若再转念一想,如此规模的清理门户,对于祭先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眼下这场乱局,他依旧是能够把控住局面,至少是没有放任到最后失控才幡然醒悟。

而原本因全城静默而显得有些沉闷的郑邑,也一时因为祭氏的家事而再度热闹起来。

如今大街小巷,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祭氏内部是要变天了。

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李然却显得是出奇的平静,他并没有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