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草小说>情欲小说>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12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5节(1 / 3)

其实赵武这里故意打了个马虎眼,他所说的不是别的,正是楚国北进东扩之事。

楚国北进东扩之心,就好似是王子围篡位夺权之意一般,亦可谓是昭然若揭。

更何况,此次盟会,明面上打着的是休战言和之意,乞为天下之安宁。可实际上呢?谁又不知道,这摆明了就是楚国在宣扬自己霸道雄厚的实力呢?

所以王子围在此次会盟上,难免会提及有关利于他楚国北进东扩的要求,虽不一定明言,但设下一些陷阱总还是可以的。

楚国若只是东扩,那倒也就罢了。若是真想北进,那郑国可就是首当其冲的,李然作为郑国官员,其应对之法可就至关重要了。

拒绝王子围,那便是公然与楚国不和,并且落下给楚国日后起兵讨伐的口实。

可若不拒绝?那可就是明摆着的兵祸了?

总而言之,如果真让楚国察觉到了诸夏如今外强中干的“虚胖”事实,这也就很难不让他们日后产生非分之想了。那到时候,自然而然的,对郑国可就十分的不利了。

而郑国作为楚国北进的门户,届时究竟是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就变得尤为关键了。

赵武所谓的“过分的要求”,指的也就是此事。

“倘若当真如此,届时郑国上下便只能寄希望于赵中军了。”

爱吃瓜的大夫们

李然的回答也甚是简洁明了。

是啊,郑国就这么点的能耐,哪能经得起折腾?到头来终究是有应付不了的事的。

但是,郑国应付不了,难道你们晋国也应付不了?

在对抗荆楚的这条路上,说到底,晋国才是真正的领头羊啊。

面对李然的这一番回答,赵武显得也很是满意。

事实上,他再度召李然前来,其实就是为了看看他的态度。

毕竟楚营之事,在其他国家的上卿眼中,那是李然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他们由此对李然一番吹捧,那也实属正常。

可是这件事放在像赵武的这些人眼中,那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楚国的王子围乃是出了名的嚣张跋扈,你李然到底跟他什么交情?凭什么三两句话就能让他打消了囚禁诸国上卿的念头?

再细思一下,你李然的确是有些名头,但而今诸国上卿皆汇聚于此,王子围又为什么单单叫你李然去重拟一篇檄文?

是不是你们郑国又想搞出什么幺蛾子?但你们郑国难道不应该是楚国北进之路上的拦路虎么?

类似这些个弯弯绕,赵武自然是要多留几个心眼的。

毕竟,身为晋国的执政卿,此次又肩负晋国霸主的颜面。他嘴上虽是说的让楚国担任盟主之位,但实际上呢?他们这心里打的什么主意,李然又岂能不知?

所以,李然的最后这一句回答,堪称是天衣无缝。

一句话说到底:郑国始终会跟着晋国混,不会被楚国当枪使,更不会有什么花花肠子。

而赵武,也就算是权且放下心来。当然,这种的“放心”更多的也是出于无可奈何。

于是,虢地之会就在这样的勾心斗角之下,拉开了帷幕。

……

终于是到了盟会的日子。

一如平丘之会,在一通鼓角争鸣后,各路诸侯国的上卿亦是列队两旁,并是陆续登场。

而压轴的,自然是主持此次盟会的楚国,也就是王子围。

只见王子围头顶珠冠,虽是依旧身着的楚令尹的服饰,但其华美程度已完全不亚于楚王。且左右两旁又分别跟着两排卫兵,仪仗之隆盛,已是无以复加。

他缓缓从会场中央走过,神色傲然,双眸如炬,强楚之雄风在此时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台下,鲁国的位次紧靠着郑国,叔孙豹看着台上的王子围,当即忍不住出声道:

“王子围今日这身装扮,简直就像极国君了啊!”

一旁的罕虎闻言,当即是附声道:

“是啊,你看他前面有两排执戈的卫士,这不正是国君的仪仗嘛?”

周礼治世之下,什么样等级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出行使用什么样的仪仗,那都是有着明确规定的。

而今日王子围的这番仪仗,显然是严重超出了他楚国令尹的规格的。

蔡国大夫蔡子归生,由于此人向来与楚国的伍举相熟,闻言之后,便是反驳他们道:

“蒲宫的前面设置一对执戈卫士站在前面,这有什么问题吗?”

他的意思很明显,楚国这是按照他们祭祀蒲宫的规矩来的,而并非是僭越国君仪仗的缘故。

你们见得还是太少,太没文化了。

楚国的伯州犁,见蔡子归生竟是在替他们的国家说话,便也是顺势附和道:

“是啊,这些东西,本来就是我们令尹大人向国君请求过的。可没有你们说的,有半分僭越的行为在里面。”

伯州犁的意思也更为简洁:这些都是得到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