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草小说>情欲小说>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14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5节(1 / 3)

不过,别人既然是客客气气的寻上门来了,那怎么说也得面子上过得去才行。

于是,他依旧是热情的接待了驷带,再怎么说人家好歹也是个一宗之主,郑国的六正卿之一,身份上可还是比自己高出好几个段位了。所以,这点面子终究还是要给的。

在正厅内坐下后,驷带这才与李然言道:

“子明来郑邑已经是一年有余了,带今日才登门拜访,实属惭愧,还望子明是多多体谅啊。”

这话说的虽是客套,可语气却仍然显得十分的傲慢。

他堂堂一宗之主,又有什么道理去拜访一个从鲁国来的逃难者?

即便李然而今已经成为祭氏的女婿,又担任了郑国的行人。可若不是应了丰段的要求,只怕他仍是不会登门拜访李然的。

毕竟身份和地位摆在那里。

李然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上卿这是哪里的话,李然不曾登门拜见上卿,今日却反要劳烦上卿,此实乃然之失敬也。还望子上大夫海涵才是。”

言罢,李然起身后又躬身一揖,显得十分的诚恳。

驷带急忙做了个托起的手势,并在脸上带着笑意言道:

“子明客气了,而今你我同朝为卿,又何须这般?”

这话,便是为刚才所言圆场了。

如此,双方这才算是坐定下来。

“却不知大夫今日前来,是所为何事?”

李然也不啰嗦,直接开口问道。

“唉,倒也无有其他,想必子明也已知道近日朝堂之上所发生之事。”

“子皙大夫与伯石大夫二人失和,众大夫们皆是惴惴不安。如今,虢地之会是刚刚过去,楚国在南边又如虎在邻一般,若我郑国朝堂此刻分崩析理,岂不是等于给了那楚人机会?”

不同于战争求和,政敌求和的委婉之处就在于无论用何种借口提出和解,都可以嫁接到整个国家的安危之上。

驷带此言,显然是丰段让他来代为转达的,但这句话,未免显得是有些用心险恶了。

这话的潜台词一共有两层:一来乃是表明他丰段并不是怕了,他又怎么会怕呢?他这是担心给了楚国可趁之机,所以这才愿意与子产大夫和解的。

当然,特意提及楚国的另一层含义:对了,可别忘记了他丰段的身份!楚国的令尹王子围,那可是我女婿!

李然心中了然,可面上却仍是波澜不惊。只听他是淡然回道:

“此事然确有耳闻。”

“只是未曾想到子皙大夫素日里与伯石大夫那等交好,而今翻脸之后却也是这般决绝。”

“不过,子上大夫想来也知道的,然在朝内不过是一介行人,于此事,只怕也是帮不上什么忙呀。”

想他李然出手帮忙,哪有这么容易?

当初驷黑与丰段暗中投毒,制造郑邑疠疾之祸时,他们怎么就未曾想到今日会有向子产求饶和解的时候?

此时两人反目,你丰段这才醒过来?未免也太迟了些吧?

再说了,你丰段拿王子围来唬谁啊?王子围是什么样的为人,我李然难道不比你清楚?

如今楚国王子围是刚刚当上盟主,这瘾都还没过完呢,他会为你丰段这样的人再来问罪郑国?想多了吧?

“子明谦虚了。”

“你在郑邑何等的分量,明眼人可都能看得出来,咱们今日明人不说暗话,带既然找上了门来了,那便是寄希望于子明能够从旁相助,还请子明是万莫推辞。”

驷带似乎并不明白李然的潜台词,只是觉得李然乃是在在那象征性的谦辞。

李然旋即面露“为难”之色。

“那……大夫究竟是想让李然做些什么呢?”

李然再试探性的如是问道。

驷带闻声,当即竟以为李然此言已代表他是答应了下来,兴奋之色于眼中一闪而过,并是正色道:

“此时正值多事之秋,伯石大夫不愿与子皙大夫分庭抗礼,更不愿与子产大夫为敌。”

“故本卿希望子明能够从中斡旋,向子产大夫提议,现下朝堂之上的六卿顺序,可通过盟会誓告的方式给定下排位。”

“以免得总有旁人在那造谣毁谤,说伯石大夫是欲将子产大夫取而代之。”

终于是聊到了正题。

所谓的誓告,就是在祭祀天地,亦或是祖先之时,于誓言之上,说列各卿大夫的名字,排位靠前者即意味着相对更是位高权重。

由于这“誓言”是要上达天,下及地的,所以等同于是将座次排名向天地神明都宣读了一遍一样。变相的强化了座次排名的合法地位。

这的确是一种解决卿大夫争权夺利的好办法。而这方法若是放在以前,也的确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

但这种方式,在如今看来却是明显缺乏约束力了。

毕竟时代不同了。

在这战乱频发的年代,即便是诸国的盟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