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草小说>情欲小说>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20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2节(1 / 3)

于是,于半推半就中,只得是上前拜谢了楚王的封赏。

而楚王见得李然竟然是接受了自己的封赏,自也是高兴非常。直接上前一把抓起李然的手,将李然牵到大殿中央,并郑重其事的看着殿下的众位卿大夫喊话道:

“诸位,从今日始,子明先生便是我楚国叶地的县公了!”

“甚好!甚好!接着奏乐,接着舞!今日寡人定要与诸位臣工是好好痛饮一番!”

让李然成为楚国县公显然是楚王招揽李然的第二步。

只要李然当上了他楚国的高官,那让李然心甘情愿为楚国效力的日子还远吗?

楚王一想到不日便能真正的收服李然,心中那叫一个激动,那可比他得了十个弓腰小妾还要舒坦百倍。

可他并不知道的是,他迈出的这第二步,也将成为他招揽李然的最后一步。

……

翌日,李然从醉酒中醒来,脑袋一阵浑噩疼痛,直到喝了好些茶水,这才是缓缓回过了神来。

而此时屋内早已准备好了楚王命人送来的县公服饰还有印玺,连同叶邑的一应册简,皆已是备齐了。

“先生既接了叶邑县公,那便要立刻派人前去才是。”

楚王只派来一名宦者,并敦促李然应该尽快派人前去接管叶邑。

李然当然也知道要派人去接管叶邑,当即只得是叫来了孙武。

此时此刻,他身边能代替他去接管叶邑的,除了孙武,还能有谁呢?

孙武一听李然要自己去接管叶邑,当即也是吓了一跳,一开始还以为李然是开玩笑的。

可当听罢李然所言,这才知道李然所言非虚。

“为兄若是亲自上任,日后与中原诸国便再无任何可回旋的余地,为兄与郑国,与子产大夫那更是彻彻底底站在了对立面。”

“长卿既追随我多日,又深知郑国的内情,让你去接管叶邑,不但能保持与郑国的和睦,而且还能稳住楚王的北进之心。”

“嗯,先生说得不错,这或许亦是楚王之所以会封赏叶邑的原由吧!其实,也是为了表明他无有北进之心,好让先生是安心的留在楚国。”

“非但如此,而且日后情势若是徒增了变数,你我二人届时抽身离去,便也能无有任何的阻碍。”

原来,李然之所以受赏,而楚王之所以吃定了李然一定会受赏,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叶邑的地理位置上。

叶邑作为郑楚之间最为重要的一处城邑。李然受封于此,便等同于是拿到了随时回郑国的门票。

而另一方面,也是表达了他楚王是绝无北进争雄之心。至少,只要李然在楚国一日,便是如此。

所以,让孙武去替他接管叶邑,显然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可是先生,武还从未有过……”

“呵呵,长卿无需多虑,执掌一方,只需记住四个字即可,那便是——执政为民。”

孙武原本身为一介黎首,本是毫无执掌一方的经验。

可在这个年代,与后世大不相同的地方在于,任何人执掌一方,都是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域情况,玩出不同的方略特色的。

就好像郑国重商贸,鲁国重礼教,晋国重融合,宋国重鬼神,等等。

正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个地方,其实都会有自己别样的风格。

所以,很显然,要想治理好一方百姓,最绕不开的一个根本前提,那便是——以人为本。

很显然,李然认为,作为一方的执政,只需要能做到“以人为本”,能遵从当地的民风特色,因地制宜的予以适度的开发,便能从中找出一套足以令其长治久安的大道来,而这便算得是“大治”了。

所以,孙武虽是没有执掌一方的经验,然而恰恰是因为他的“没有经验”,所以若他能只凭着“执政为民”的内心,李然也深信,孙武他完全是能够胜任的。

“诺,武定当时刻谨记先生教诲。”

坏事传千里

李然成为了叶邑的县公,而孙武作为李然的左膀右臂,则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叶邑的县尹。

(注:县公和县尹有争议,目前的主流观点是“县公”即“县尹”。但也有观点认为“县公”是爵禄,“县尹”是职务。二者有时统一,有时不统一,作者君更倾向于后者,故而此处分开言说)

而这自然是体现了李然对于孙武充分的信任。

就在孙武即将走马上任时,李然再三叮嘱他,抵达叶邑后一定要想办法与在郑国的鸮翼取得联系。

这些日子,他总有一种很不妙的预感。因为,他总觉得郑国那边可能会出事。

孙武不由诧然,不禁皱眉问道:

“先生的意思是……丰段等人会趁此发难?”

李然微微是摇了摇头,并未做过多解释。

郑国丰段会不会趁势发难显然并不是那么的重要,现如今的丰段,在失去了驷黑等一大批保守派的支持后,其声势可谓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