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草小说>情欲小说>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23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8节(1 / 2)

“大王英明,我楚复兴在望!”

李然看着眼前这一幕,额头间隐隐呈现出一缕忧色。

朱方城既破,那他李然的任务按道理已然完成,至于大手笔犒赏三军之事,他作为一名客卿,本就什么必要去指手画脚。

可楚王如此大手大脚的消耗楚国积蓄,对于楚国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而言,那可绝对算不得什么好事。

李然十分清楚,这些个犒赏的财帛,非从天降,非由地出,而是会实实在在的强加在楚国每一个百姓身上。

届时,楚国变得日益疲弱,虽然这对于中原诸国而言,倒是一件好事。

可要是站在李然的上帝视角来看,以楚国百姓的罹难来换取中原安定,这种做法能算得上是正义的吗?

中原百姓是人,楚国百姓难道就不是人吗?

这就好比那个著名的“火车压人”的道德选择困境一样,李然今日也同样面临相同的抉择:

他的劝谏,可能可以使楚王回心转意,楚国百姓得以免受罹难。但楚国的幸运,有可能就是未来中原的不幸。

但如果他不劝谏,那么楚王就不会有所改变,楚国就一定会在穷兵黩武的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楚国百姓的不幸,或许可以换来中原的安宁。

该怎么选?

李然一时也没了主意。

思来想去,李然最终还是没有出言提醒。

一来,这毕竟不是他的责任。

二来,他也知道此时的楚王也绝对不会听进的劝。

于是,宴席散后,李然回到了自己的营帐,脸上沉郁之色渐深。

他不知道自己今日所做的抉择,究竟会不会传至后世?也不知道后世之人会对他的这一番不作为会作何评论。

可是有一点他清楚,无论他如何的绞尽脑汁,运筹帷幄。而他所做的这一切,似乎都并不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改变。

更多的时候,他就更像只是一个旁观者。

就好比一颗石子扔进了江海,却并未掀起波涛,仅有数圈涟漪缓缓扩散,最终被水平面抹平。

但这是他想达到的目的么?

显然不是。

李然十分明白,当他拨动了历史的琴弦,从那一刻起,他便要为这一段历史的乐章负责。

即便他所弹奏的,可能只是一个和弦,但即便如此,也应该尽力而为,直至其终章的来临。

而这才是他身为后来者应当秉持的信念。

游说其实真的很难

楚王大摆筵席,犒赏三军,整个乾溪突然变得热闹非凡。

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享受着这份热闹。

除了李然外,其实还有另外两个人,也同样对此而感到忧心忡忡。

一个是伍奢。

而另外一个,则是申无宇。

就在李然回到自己的营帐后不久,两人一前一后,专程前来拜访。

此时的申无宇在楚国官阶职位并不高,所谓人微言轻,与伍举之子伍奢相比,他二人的地位可谓差距鲜明。故此,申无宇乃是跟在伍奢身后来的。

这并不是李然第一次见到这两人了。

当初在关于如何使诸国使君交出前线作战指挥权时,申无宇便曾出面解析过李然所献之计,而李然当时也注意到了此人。

至于伍奢,那也不可谓不熟。

身为伍举之子,李然当然不可能没听说过。

只是,李然倒是没想到,他们俩居然会专程来拜访自己。

“奢贸然前来,多有打搅,还望先生勿怪。”

伍奢先行见礼,语气平和,态度诚恳。

“岂敢岂敢,不知二位前来,是有何要事?”

李然也不废话,拱手作揖后,便示意两人入内坐下。

三人坐定,伍奢与申无宇又相视一眼,最终申无宇是朝着李然拱手道:

“明公,今日大王意欲犒赏三军,我二人以为不妥。想我楚国偏鄙,国力只怕是难以为继。如今正值兵年,倘若如此而拖累民众,我楚未免是将有倾颓之危啊……”

“明公既身为楚王的贵客,今日在筵席上却不曾言语,想来其中必有缘故,无宇特来请教。”

今日之事,其实对于李然而言,本就没什么好说的。

他也本并不需要对任何人有个交代。

可对于像伍奢和申无宇这样的敏锐之人,楚王此举的危害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打了胜仗,自然要有所封赏,可这犒赏的方式和数目,却还有待斟酌。

若每次都如楚王今次这般豪横,楚国又能有多少家底经得起他这样挥霍?

李然即为智者,又如何会看不透这一些?

可是,李然却并未在今日筵席上提醒楚王,这种不作为的行径,其实也并不符合李然一贯的人设。

更何况,楚国如今数次对外的用兵,其中皆有李然参与。所以,这时候李然选择不说话,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