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草小说>情欲小说>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24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9节(1 / 2)

而待他这话说完,李然脸上的神色也不由微微一怔。

他清楚,申无宇的这个问题,是个好问题,倘若他的事迹能够流传下去,后世之人也定然会对这个问题有所钻研。

于是他在一番思索后,依旧是用一种颇为轻描淡写的语气道:

“此事,并非然与大王的约定,而是然自愿为之。”

“哦?”

听到这话,申无宇心中的怀疑更甚。

只听他继续问道:

“明公既与大王早有约定,而今却又对我楚国之事干涉甚深,无宇实不知明公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倘若明公只是因为与大王的约定,所以才如今被强留在楚国,那还请明公日后不要横加干预我楚国之事为好。”

“但倘若……明公当真是为我楚国而计,那也还请明公日后也能就此留在楚国,为我楚国大业贡献一份力。”

“然而,现似如今明公这般的明昧不清,无宇以为,此绝非君子之道啊。”

申无宇这话,可谓是直击了李然的心坎。此言虽是直接,但其实也不无道理。

这就好比是两个人谈恋爱,你一开始就说了不喜欢对方,只不过是逢场作戏,迟早会离开。可你转过头却又对地方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每日都嘘寒问暖的,这不是吊人胃口么?

而这般做法,引得对方对你依赖,最终却又只能眼睁睁看着你离去,岂不是就有些“渣男始乱终弃”的味道?

申无宇怀疑李然的,便是李然的这一做法。

当然,更为关键的是,他也是真心希望李然能够留在楚国的。

毕竟李然所表现出来的智谋,确实是远超他所认知里的所有人。

而李然为楚国谋划,也使楚国在短短一年内,先后取得三场大战的胜利,可谓是一时威震寰宇。

像这样一个算无遗策之人,申无宇为楚国计,他自然不希望李然会有朝一日就此离去。

审问庆封

面对这一无论如何他都绕不开的话题,李然也确是无法否认。甚至他还不得不承认申无宇这种怀疑就是正确的。

君臣的相处之道,很多时候就真的犹如男女朋友的关系一样。

也无怪乎此后的屈原,为什么经常以美玉来比作自己的品格,又要用美女来比作自己的心境。

但是,显而易见的是,他李然却并不是持这种的想法,或者说并不完全是。

有些话,他觉得他有必要与申无宇说上一说。

“楚王虽待在下极好,但楚国之于李然而言终究乃为客居之所。且楚之道,也绝非我李然所追求的大道。”

“所以,李然不会留在楚国,大夫也不必是再为此事而多费口舌了。”

“然今日之所为,虽是为楚国而谋,却也是为了天下之万千黎首。至于在下所谋的这些,在不久的将来究竟会给楚国带来怎样的后果,也犹未可知。但倘若是因此而致大夫心有不满,然也唯有求得大夫见谅了。”

话到这里,李然微微一顿,接着道:

“然出身周王室,自小便身兼周礼传世之责。”

“如今天下,礼乐虽崩,然人心亦恒。楚国若不能秉礼而行,就算是强盛也只能是盛极一时,此绝非长远之道。”

这话算是回答了申无宇,他李然为何不会留在楚国。

虽说是有其个人的原因,但与楚王志向不合,或许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因为,楚国也未曾做到他所一直倡议的“克己复礼。”

当初李然劝谏楚王时,也是持这般说法,如今回答申无宇,亦是如此。

“话虽如此,但明公可曾想过,周礼治世数百年,未曾一变,致如今地步,天下分裂,烽火连绵,生灵涂炭。”

“而我楚国乃是遵殷商之古制,反周礼分封而行,至如今却亦可几度伯主于天下。既为旧制,且有先例可循,又何谓不可呢?”

“况且,周礼既崩,倘若我楚国再遵周礼,循规蹈矩而重蹈覆辙,那岂不等于是自断生路?”

“我楚国既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便无论如何也都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此乃我楚人之自信也。若彷徨迟疑,朝令夕改,如此恐怕反而会给我楚国反而带来无妄之灾啊。”

在申无宇看来,楚国之所以强盛,正是因为楚国选择了一条与中原诸国截然不同的道路。

而周人的那一套架构在分封基础之上的制度,如今在楚国人眼中,如今就便如同是糟粕一般的存在。

而且,更不乏有一些更为激进的楚人,也早已将周礼视为毒物一般的存在。所以,周人之所为,楚人便每每都反其道而行之。

“更何况,明公如今既身在我楚,时而为我楚国计,时而又为中原计,左右逢源的同时,也可谓是左右为难。”

“明公是以为,中原的那些忘恩负义,虚情假意之人,当真会承明公之情么?”

“依在下愚见,如今明公既已对我楚国之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