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草小说>情欲小说>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25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0节(2 / 3)

戎与申侯当年杀死周幽王,可谓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韪。李然万万没想到,原来这个姜姓一脉的申侯,居然会是一个组织的首领,而且这一组织竟还是由各国权贵所组成的联合体。

换句话说,当年引犬戎杀死周幽王的,可谓是诸国共同所为!

所以,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背叛!

这也瞬间令李然是恍然大悟了过来。难怪当年所谓的“烽火戏诸侯”为什么能够如此异口同声的,出奇一致的在各个诸侯国之间广为流传呢?

说到底,这就是一场针对幽王的统一舆论战。

而周礼,大抵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崩溃的吧。

周礼治世的时代,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一步步的走向了黑暗。

一个组织,竟然直接影响了一个时代!

便是李然也不由为这个组织的力量感到可怕。

而中原诸国这些年所倡导的克己复礼,此时看来也无异于就是一场笑话。

他们的先祖背叛了周王室,将周礼践踏于地,而他们此时却反过来说要上位者们都克己复礼,这不是笑话又是什么?

“那么,暗行众,难道时至今日还依旧存在着?”

李然的目光一下子锐利起来。

只见庆封沉默了一阵,最终是似乎极为艰难的点了点头。

“不错,暗行众不但存在,而且老夫便还是其中的一员。”

“而除了老夫外,鲁国季氏,宋国华氏,也都是其中之一。”

听到这里,李然这又是一阵恍然。

难怪鲁国季氏与宋国华氏要倾尽全力的帮助庆封,原来他们就同属于这样的一个利益联盟。且其历史悠久,权势滔天,互为联合之下,可谓已是只手遮天!

而他们之所以要保住庆封,显然也就等同于是在保全他们整个利益链的关键一环。

“首领呢?”

“你们的这个暗行众的首领究竟又是谁呢?”

李然急忙问到另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可谁知庆封却是再度摇头道:

“老夫不知。”

他看着李然道:

“暗行众内的主事,被称为‘七君’,所谓‘七君’乃是指其头部有七名主事,而并非特指七人。”

“老夫所知的现如今其中两名主事乃是鲁国的季孙意如与郑国的丰段,至于另外五个,老夫如今也无从得知。”

“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七君’的头目,十有八九乃是晋人。”

暗行众的运行方式

为什么庆封就如此笃定现如今的暗行众首领一定是晋国人呢?

为什么甚至连其他几个主事之人是谁都不知道的庆封,却能如此肯定这个庞大得令人震惊的组织其首领一定是晋人呢?

其实,关于这一点,即便是庆封不说,倒也有两个与东周的史事可考。

其一、平王东迁,就是由晋文侯会同郑武公,秦襄公,卫武公一起完成的。

而这也是晋国在历史上第一次扮演了话事人的身份。

其二、周王室二王并立的局面持续了二十一年之久,即便是在周平王东迁以后,这种局面也依旧保持了数年。

而攻破周携王,拥立平王为正统的,也是当时的晋国国君——晋文侯。

再联系到前文庆封所述,申侯又作为当时暗行众的首领,引犬戎祸乱了宗周。可谓是身败名裂,所以也就理所当然的因此而丧失了继续领导暗行众的正当性。

而晋文侯作为其继任者,最终也算得是拨乱反正。一个是废了幽王,一个是扶立平王。

二者的联系确实不可谓不紧密。

除此之外,再联想到晋国乃是最早确立了与当时中原诸侯都截然不同的六卿议政制度,而这一制度,又与如今的暗行众是何其的相似?

所以,毫无疑问,晋国上下,一定都是与暗行众是牵绊极深的。

更何况,晋国在经历了文公,悼公两度称霸天下后,如今除了楚国外,中原诸国皆称晋国为伯主。

暗行众作为一个势力庞大的地下组织,其首领也必定是位高权重之人,也唯有如此,才还能令各国的主事信服。

而庆封也曾是贵为齐相,却也不过是暗行众中的一名主事,且仍是不知晓其他的主事之人到底是谁。

由此便不难推断出,这暗行众首领的身份会藏得有多深了。

而庆封之所以肯定其首领乃是晋人,也正是基于上述的推断。

听到此处,李然的脑海里也瞬间不由得是浮现出了数个晋国人来。

赵武,韩起,魏舒,范鞅……

这些都是晋国六卿中举足轻重的人,他们也都很有可能就是这个暗行众的首领。

特别是韩起。

≈lt;div 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t;

≈lt;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