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草小说>情欲小说>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35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3节(1 / 3)

“大人,还请稍安勿躁。”

单旗沉默片刻。

“伯蚠,所谓无风不起浪,依你之见,莫不是晋国真有干涉周室之意?”(刘狄,字伯蚠)

刘狄本是刘氏庶子,并无资格继承家族爵位和大宗之位,只因之前他一直跟着单旗做事,替单旗办下不少事情。而刘氏宗主暴毙之后,单旗则是亲自出面扶持,让刘狄是继得其位。

所以,刘狄自是对单旗感恩戴德,而单旗也是极为信任他。

“单大人,晋人之心,恐怕是昭然若揭!其实,晋国早在文公之时,就曾有此意。当年‘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如此公然召王外狩,又何曾有过君臣之礼?这次,我们让晋国大军来助,可谓引狼入室!”

单旗眯了一下眼睛。

“哦?你也是这般想的?”

“大人,狄确实是这般想的,如果可以,我们本不该让晋国插手此事!景王之死,至今还是一笔糊涂账!而悼王之死更是如此!此事若处置不当,待得晋人把持了周室,日后再加新王长成,亲近于晋人,只怕是再难容大人子嗣立于朝堂之上!”

单旗听得此言,心中不由一跳,之前他带着周王猛出奔在外,一口气杀了好几个王子,景王的儿子几乎都让他给杀光了,这件事说起来可谓是惊世骇俗。

但是,现在说起来,终究是为了保住周王猛的王位,这些王子也都是可以给他们按上叛乱的罪名,所以杀了也就杀了。

但是,如果景王和周王猛的死日后也都倒算在他的头上,那可就是以下犯上,以臣弑君了,这个罪名可不是单旗愿意背负的。

即便他们单氏一族再如何只手遮天,姬匄成年后,更兼晋人替其撑腰,他们单氏岂不要自取其祸?

“大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个罪名可万万背负不得。眼下,似有流言说起悼王之死乃为晋人之故,何不顺水推舟,将此事反推给晋国?眼下,我们既已掌握了局势,何不以此为名,让晋国就此班师回晋?”

单旗听罢,对此却是多少有点疑虑。

“眼下正是战时,冒然让他们撤军,是否会对我们不利?”

“大人,京邑被围,王子朝难有作为。如今流言骤起,这正是让晋国撤军回国的大好机会。若是王子朝兵败的这份功劳让晋国得了,日后恐对大人不利!”

刘狄语气焦急的如是说道。

智败刘佗

单旗一想,确实就如刘狄所言,本来他让晋国派兵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今局势既已对他有利,他也恨不得晋国马上滚开才好。

而晋国这边,似乎也是受了流言影响。

正所谓无风不起浪,他范鞅身为晋国首卿,对待周室之乱如此的上窜下跳,究竟是不是有心染指,天下人其实也都是心知肚明的。

更何况,景王和悼王之死本就是一笔糊涂账。

现在的流言对晋国此次出兵的原由,可谓是众说纷纭。都说晋国是别有用心,而接连两任天子之死,要说和晋国无关,谁又能信?

所以,范鞅固然有染指王室内政的想法,但如果是要他莫名背上“弑杀天子”的罪名,也绝对不是范鞅甘愿背负的。

既然单旗给晋军下了逐客令,他们若是还赖在这里不走,反倒是更要留人口实了。

范鞅经过一番思索之后,觉得还是下令先行撤兵以自证清白。待到单旗无法控制局面,届时再度出兵干预,或许会显得更为名正言顺。

范鞅并不认为仅仅凭着单,刘二人率领的所谓“王师”,就能够独自解决王子朝之乱。

在数次的交手过程中,范鞅虽并未亲至,但对于王子朝的实力,他也已是明了。在他看来,没有他们晋国的支持,单、刘二氏几乎就只有被王子朝那边吊打的份。

正所谓“匪我求童蒙”,既然这借尸还魂的时机还不成熟,那还不如是以退为进,静观其变。

于是,在围困京邑两月有余的晋军,直接是选择了撤军。也就此算是直接解了京邑的困境。

单旗和刘狄也各自领兵回到洛邑,准备重新集结军队,再来对付王子朝。

只因此番流言,虽是让单旗“得益”,但也让单旗觉得他眼下必须要重整军务,方可再战。

王子朝得此暂缓的机会,自然也不会闲着,下令各处重新巩固各处的防务。范蠡也得了空闲回到京邑,和李然孙武见面,商讨接下来的打算。

“先生,前番敌人兵马数倍于我,受其围攻,我方损失惨重。即便是晋国现在已经撤军,但局势依旧不容乐观!”

李然和孙武对此亦是深以为然。

“嗯,少伯说得对,武以为,眼下最好的办法便是集中力量,对其分而歼之!”

“蠡有一计,之前我们取得訾邑和墙人、直人三城,我们可以从这三城派人阻住进犯来兵,让单旗和刘狄分兵追击,这三城其实已成空邑,他们也得不到什么,反倒是要将兵力分散,届时我们就可对其逐个击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