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节(1 / 2)

“先生,卦象怎么说?”许久不见张鮍说话,袁术忍不住开了口。

张鮍是河内有名的卦师,把他请来可花了袁术不少心思。

他没有回袁术的话,依旧在对卦象进行分析。

许久,终于站起了身子,对着袁术躬身行礼,“禀将军,乾卦,九五,飞龙在天,上上大吉。”

“九五,飞龙在天……”袁术嘴角发颤,重复着张鮍的话,慢慢的,整个人都跟着抖动起来。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他想称帝,没有玉玺的时候他就想,代汉者,当涂高也。

后来,有了玉玺就更想了。

再后来,曹操把刘协接到了许昌,这件事就从想不想变成了必须执行。

但是,他需要一个契机,就是眼前的乾卦,九五,飞龙在天。

“劳烦先生将此事宣扬出去。”袁术没有忘记最关键的问题。

“遵将军令。”张鮍作揖。

就算袁术恨不得明日便登基,有些事情他也必须要做的。

比如宫殿的落成、百官的分封、吉日的选定。

但有一件事,比这些都重要,那就是舆论。

他必须要让百姓知道并支持这件事,最关键的是让那群心里还向着腐朽汉庭的士子转变观念。

张鮍的名气是很大的,以卦闻名,听说找他算过卦的人,没有一个不说准的。

除了让张鮍帮忙算卦,袁术也是看中了他的名气。

只要他去宣扬,大家才更愿意接受自己天命所归的事实。

毕竟,称帝可不是看哪天天气不错,龙袍一穿就完事了,这等改天换地的壮举,是需要造势的。

林墨的降维打击

“受兹明命,既寿永昌。刘备自提领沛国以来,忠心护国,保境安民,朕心甚慰。今特命为豫州牧,督查豫州二郡四国之地,并封左将军,拜武邑侯。”

小沛城太守府内院,一名身着内侍服的宦官手捧着圣旨高声宣读。

刘备惶恐的跪在地上,低头埋地。

圣旨如见驾,仰面视君,刺王杀驾,自然是不能直视的,作为自诩的正统皇室后裔,当然要在这个礼乐崩坏的大势之下,更加重视礼节了。

“臣刘备领旨谢恩!”刘备挺起胸膛后,双手恭敬作揖。

接旨后,刘备看向一旁的糜竺,“子仲,带天使下去休息,好生招待。”

“喏。”

内侍离开后,刘备表情凝重的走到一旁的廊下,手里紧紧攥着圣旨,一言不发。

“大哥,朝廷提了你的官职,为何你好像不高兴啊?”一旁的张飞嘟囔着看向关羽。

这不是应该开上几十坛子美酒庆祝的事吗,怎么跟丢了魂一样。

“三弟,拜将封侯提州牧,依礼大哥是要去朝廷面见天子谢恩的。”半眯着丹凤眼的关羽冷冷说道。

“什么?”

张飞大惊失色,直接摆手道:“不去,定是那曹操使的坏,先前让大哥去打袁术,大哥奉命而去,结果吕布偷袭了徐州,朝廷也坐视不理。

俺看啊,这八成就是曹操想扣住大哥!”

刘备依旧沉默,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静静的看着手中的圣旨。

这个时期的曹操,还没有杀害贵妃,也没有搞什么围场春猎,除了徐州屠城的污点外,身上围绕的都是刺董、勤王和救驾的光环。

刘备不想去,可是他找不到任何的理由拒绝。

“大哥,不若托病?”想了半天,关羽只憋了这么个主意。

“没用的……”刘备脸上浮现一抹苦笑。

“为何啊大哥?”关羽和张飞面面相觑。

这不是诸侯们常用的路子吗,如果一张圣旨这么管用,他曹操还不早就统一天下了。

刘备长叹了一声,摇头道:“我若与其他诸侯一般称病不朝,那么曹操就会指责我身为汉皇后裔却不遵朝廷礼法。”

他没有四世三公的底蕴,也没有刘表、刘璋那样有实力的父辈,这些年来立身之本无外乎两样,仁义和中山靖王之后。

不少人,其实也确实是冲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招牌投奔他的,刘备心里有数。

远的不说,当初在涿县的时候,关羽和张飞不就是听了这来路后当即认为大哥了嘛。

所以,他还真不能不去。

刘备明白,这就是曹操的权术,明晃晃的刀都被他藏在了那道圣旨里。

“可万一去了后,曹操对你……”

关羽没有说完,刘备就摆了摆手,“不会的,曹操把天子绑在身边,就是要以天下正统自居,若杀我,则寒天下人心,这笔账,他会算。”

不去,自毁立身之本。

去,固然危险,但只要演好了,活着离开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刘备眯着眼,紧攥着圣旨的手终于松开,去,必须去,因为他也确实需要去一趟许昌。

这些年,质疑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