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节(2 / 3)

,就是都尉、司马,悍不畏死,极为骁勇。

尽皆手执大戟和巨盾,身披重甲,动作虽不迅捷,可一旦贴身,人马俱裂。

袁绍组建这支大戟士是为了对付公孙将军的白马义从,不过界桥之后,白马义从不复,故而天下人对于大戟士之名听的不多。”

听得这番话,吕布已经开始揉着发胀的太阳穴了。

这么说来,袁绍是不止兵多,而且也有不输陷阵营的精锐。

这一仗,难啊。

怪不得文和跟允文都断定,只要熬过这半年,曹操必然不敢有任何想法了,袁绍才是最强大的敌手啊。

“幸亏子龙来了,倒是让我了解了不少袁绍的情况。”吕布朝赵云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温侯言重了。”赵云拱手作揖。

大体情况算是了解清楚了。

吕布并没有因为获悉了对方的情报而感觉到一丝轻松,反倒是倍感压抑。

“所幸,就算袁绍南下,也是曹操首当其冲,我们依旧是处于相对安全的境况,只不过若是战局出现了倾倒,温侯也需得助曹操一臂之力。”贾诩提醒道。

吕布干笑了一声,世事如棋啊,一天之内就可能出现惊天之变。

昨日还在为了抗衡住曹操呕心沥血,今天还得担心他不敌袁绍,要从中助力。

“想什么呢允文。”见林墨一言不发的沉思,吕布不由看向他。

“既然大敌从曹操转为袁绍了……”

回过神来的林墨,幽幽道:“那就,送他两份礼物吧,以备不时之需。”

林墨的危机,萧关!

“什么礼物?”初听林墨这句话的时候,吕布心里有些小纠结。

莫不是要在曹操和袁绍之间玩一出左右逢源,伺机而动?

这可就重演了当初的安丰局面了,不同的是,自己变成了第二个刘备,势力最弱的一方。

也正因为有了安丰一役的教训,吕布觉得这还不如跟曹操结盟来的实在,免得成为了他袁绍的枪头,最后自己沦为砧板上的肉。

“其实,诗会之前我是打算等曹军到来后,想法子跟曹操形成对峙的僵局,然后让张太守从河内起兵,猛扑许昌,如此一来,曹军必然陷入首尾难顾的局面。”

林墨随口的一句话,便是让吕布心头一怔。

对呀,还有稚叔呢,怎么把他给忘记了。

这个计划本来老早就商定了的,只不过张扬身处河间,联络多有不便,而且吕布一直是将他视作为友,自然不可能像指挥自家部下那样算计周到。

要是真按着林墨的计划,就算没有诗会,也不惧曹操啊。

“你的意思,让张太守密信袁绍,言明归心?”贾诩反应极快,马上就明白了林墨的意思。

“距离袁绍南下,至少还有一年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应该足够取得他的信任了。”

林墨看向吕布,面带疑虑,“就不知张太守可愿意为岳丈大人深入虎穴否。”

林墨很清楚,两人是挚友,张扬又几番救助吕布,反过来要别人这般冒险,终归有些不仗义。

吕布杵着下巴迟疑了片刻,“稚叔与我是生死之交,我若书信,言明利害,想来他不会拒绝我。”

听来算是不错的诈降之计,贾诩的眸子却闪过一抹担忧,终归没有说出口。

“不过这个计划还需要再等上一段日子。”

“为何?”吕布不解道。

“张太守……需要帮手。”林墨显得很惆怅。

不过这句话,倒是让贾诩心底那一份担忧彻底消散。

他跟林墨其实想一块去了,张扬虽是太守,领了一两万的人马,可行事作风来看,就是个匹夫之勇。

这一点,林墨感触尤为深刻,若不是自己写了密信帮他拔除了杨丑等人,他甚至会死在自己部下的手上。

这样的人,如何能够肩负的起深入敌营卧底,关键时候力挽狂澜呢?

他的身边必须要有一位能力上乘的谋士辅佐才行。

可惜啊,陈登、刘晔和鲁肃这些都是世家子,你让他们去干这些事,绝对不答应的。

贾诩有这个能耐,不过这老阴货闻着味随时可能跑了。

总不能我自己去吧。

“帮手?谁啊?”吕布好奇道。

额……林墨有些语塞,只能搪塞道:“再等等吧,我还在想呢。”

派去帮张扬的人,不仅要有过人的谋略,最好是寒门出身,还愿意坚守初心。

这特么上哪找去,林墨无奈的揉着眉心。

可要没这么个人,张扬只怕未必能办成此事。

毕竟,这要求他行事果敢、当机立断,关键时候,还得把时机、行动拿捏的无比精准。

好在时间充裕,争取在三个月内,找出这么个人来吧。

“那……第二份礼物呢?”感觉第一份礼物说了跟没说一样,吕布只能往下问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