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4节(2 / 3)

军人多势众,却不见得尽是精锐。

这两年来,吕林翁婿确实是无往不利,可手头上的精锐部曲折损的也很厉害,徐盛带回徐州的部曲,守土有余,攻城却办不到。

更何况,眼下已经对冀州形成了三面合围之势,不打破这个僵局,林墨是不可能对中原起意的。”

程昱的剖析还是很有道理的,虽然这几年来己方与吕军对垒就没有赢下过一场,而且折损了不少精兵猛将。

但,吕军的精锐折损的也不算少。

一般的弱旅跟在精锐后面壮个声势,追杀、补漏什么的没问题,让他们去正面攻城,那无异于飞蛾扑火。

依程昱的判断,徐盛带回去的兵马都是弱旅,不足以攻城,各地只要严防死守,未必不能撑过去。

曹操却摇了摇头,“可万一北国军现在兴师动众只是作势给我看,真正的精锐全部都集中于徐州,即时兖、豫二州被瞬间攻破门户,连许昌都岌岌可危,这一点不得不防。”

曹操轻敲着自己的脑门,一脸的苦闷。

“在下以为司空所虑在理。”

是陈群,穿着绒底宽袍的他缓缓颔首道:“毕竟,眼下这个时节本就违背用兵之道,属逆天而行,林墨乃兵家,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许北上之兵才是疑兵,真正的精锐,确确实实进入了徐州,就等着司空带兵下荆襄,他便趁机发难。”

“林墨用兵多出人意表,这确实像他一贯的作风,在下也赞同长文的看法。”同为颍川派系的杜袭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荆州,一定是要取的,凭借现在的地盘、兵力都不足以与吕布进入势均力敌的抗衡,尤其是可以假想他拿下幽州,如果自己没有荆州这块战略后院,迟早被他步步蚕食殆尽。

现在要做出的判断是,北国军真正的精锐,到底是在徐州还是幽州。

或者,林墨真正的目的,到底是收复幽州,还是想趁自己南下荆州时候吞并中原。

而且,这事你还不能拖,万一林墨以雷霆手段一鼓作气拿下了幽州,到那时候,声威更甚,蔡瑁还愿不愿意俯首称臣,可就得俩说了。

如果蒋义渠没有被带回邺城该多好,人总是容易在遭遇不顺的时候冒出无数的如果,假如,一如眼下的曹操。

“司空,往山阳和谯郡各增派一万兵马吧。”

寒冬腊月的时节,身子本就单薄的郭嘉包裹成了一个粽子,披上大氅的同时还要依靠炉火来驱赶身上的寒意。

“带三万人去荆襄吗?”

曹操捻着手指,“少了……”

“在下也觉得少了,为今之计,只能从并州夏侯将军所部抽调两万人回来。”

郭嘉说完后,曹操本能的笑了一声,“元让手上只有四万人,一下抽走一半,万一林墨假道伐虢,我们根本来不及救援。”

“司空,冀州和并州的中间有太行山阻隔,没那么容易跨越,更何况,还有张燕在。”这回是荀攸吱的声,显然,他也赞同郭嘉的办法。

“墙头草而已,先前收了我的赏金,接了朝廷的恩旨,真要他出力的时候却诸多推辞,山匪之流,不足为信!”说到张燕的时候,曹操眉头都皱成了一个川字,自己本来就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收了钱还敢不办事,迟早收拾了他。

“司空。”

荀攸微微一笑,道:“张燕之所以摇摆不定,无非是想左右逢源罢了,可如果,我们断了他的念想,在下估计他应该是会倾力为朝廷办事的。”

曹操看着眼前跳跃的火星,顿了顿神才反应过来直直的望向荀攸,“你说什么?”

一石三鸟

“其实,张燕匪性太深,无论是我们,还是吕布,他都不会轻易臣服的,但他也不至于斩断任何一方的关系,因为他还想坐观成败,给自己留好退路。”

议政厅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荀攸吸引,想听一听他会用什么办法堵死张燕的路。

毕竟,这个难缠的家伙,手头上可还有两三万人呢,而且跟北国军周旋了这么多年,战力都不弱,如果真的可以引为己用,不仅可以破了林墨的疑兵布局,乃至于还能策应袁熙抵挡吕林。

荀攸不慌不忙的拿起台案上的毛笔,在空白竹简上奋笔疾书,洋洋洒洒的写完后递给了曹操,“只需要告诉张燕,这封信一共有两份,其中一份不小心落到了吕布的手上就可以了。”

信上的内容不复杂,就是一封曹操写给张燕的密信,声明让张燕在吕布围攻幽州的时候,偷袭他的后方,自己也将率兵攻打黎阳,事成后拜将封侯,并提领冀州刺史。

信当然是假的,可如果张燕知道这份信还有一份落到了吕布的手上,就等同于堵死了他交好吕布的路,只能靠向曹操。

“此计甚妙!”

曹操看着手中竹简,眼中光芒闪烁,大笑道:“这封信不仅可以阻断他今后继续左右逢源,而且除了投靠我,张燕也无路可走,毕竟若是我败了,吕布最后也不会放过他的!”

荀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