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9节(2 / 3)

考虑到戍边的问题,雁门是需要安排一点兵马的,早前袁绍在雁门郡是部署了两万人抵抗鲜卑掠夺,中原大战后,曹操攻入并州,高干就把这里的人也给抽调走了。

现在,他们接手了,就不得不为边陲百姓考虑。

回来告诉赵云,他并没有任何的意见,现在也仅是在雁门部署了八千人而已,回头指不定还需要增兵呢。

但这些决定就得交给吕布和林墨来下达了。

让赵云头疼的是,他始终都没有想到如何攻破晋阳城的法子。

这可把赵云急的抓耳挠腮了,办法不是没想过,譬如挖地道,又譬如用霹雳车强攻,甚至让人射入密信,假称是曹操援军到了,里应外合围攻,并且做出了后方骚乱的样子。

纵然千般计策用尽,人满宠就是不上当,为之奈何啊?

赵云甚至内心都开始钦佩于满宠了,破城后,一定要把这家伙给抓来当自己的副将,又能打又聪明。

“曹操城府极深,若是没猜错,曹军往来的信件里应该会有特殊的记号用以区分。”郭图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分析着。

颜良文丑一听,有道理,如果来救援的不是曹军,而是其他的诸侯兵马,用这个办法或许就可以引诱出满宠了。

但赵云对郭图实在钦佩不起来,或许是因为林墨私底下管他叫狗头军师的原因,也跟吕布一样心生鄙夷。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是林墨派来的,可到了晋阳前线却一个方略也没给提供,只是声称到了关键时候,晋阳城会不攻自破。

有几次颜良文丑甚至提议不如再次强攻算了,却又被郭图给否了,人家这次来可是挂了监军的身份,节制一军队伍,没他首肯,你还真做不到倾力强攻。

“先生,再拖下去,我担心曹操的援军就要到了,若有破敌之策,还望告知。”赵云耐着性子的请教。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这么说了,郭图掐着手指算了算日子,从容笑道:“好吧,兰陵侯的原话,请子龙将军继续围城便可,曹军不会北上救援的。”

此言一出,赵云、颜良和文丑面面相觑,“为何?”

“一者,曹操担心兰陵侯是围点打援的半道伏击,其劳师以远,必不能敌;二者,荆襄新定,人心不附,曹操不敢贸然离开;至于三者,城内守军死守晋阳,却也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若是知晓了曹操没有援军抵达,城内军心会瞬间倒塌,即时我们甚至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晋阳城。”

就这么简单?

颜良文丑一脸诧异,还以为是什么高明手段,原来就是断了他们的念想而已?

赵云则是自嘲一笑,无奈的摇了摇头。

“明白了,我明白了,辜负了允文的信任啊……”

郭图把实际情况说明白后,赵云立刻就恍然大悟了。

难怪这家伙一直从容自若,因为他知道曹操不会来救援的,允文让他挂个监军的职务,就是防止我强攻晋阳城,允文这是有意的磨砺我独当一面的才干。

从头到尾,允文都是以战略大局的视角来俯瞰战场,他能精确的判断曹军不会救援,而自己却陷入到了必须赶在曹军救援前攻下晋阳的思维误区。

看来,以后用兵,不仅是战局之内,还需要算计战局以外的一切,只有这样,才能洞悉先机,做出精准的抉择。

想明白了这一切的赵云并没有觉得晋阳破城在即有多兴奋,反倒是有一种没能给林墨交出一份满意答卷的惭愧。

他很清楚,无论是拿捏张燕,还是围剿夏侯惇,乃至攻克并州,这些都是林墨早就算计好了不会出什么意外的事情,只不过是有意把这个机会交给自己,以便未来能扛住更重的担子。

赵云吐出一口浊气,罢了,只能往后多琢磨琢磨,最好能把满宠给拿下,也算是对林墨的一种补偿吧。

天下不过囊中之物

袁熙还有没有活路?

答案是肯定的,唯一的一条活路就是雄踞右北平、渔阳和辽西郡的踏顿。

也就是幽州中部的乌桓族。

关于乌桓族的历史,实力最鼎盛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在踏顿治下的幽州三郡之地,而是他叔父丘力居统治的时期。

光和年间这家伙就策反了中山国的太守张纯,带着乌桓骑兵劫掠幽、冀、青三州之地,最夸张的时候,甚至都把手伸到了徐州去。

后来,在公孙瓒的平定下,把乌桓是逼退回了幽州中部,但由于中部三郡山川、沟壑众多,不利骑兵深入追击,加上后勤补给的损耗太大,所以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也杀不进去,乌桓呢,也打不出来,勉强算是形成了对峙的态势。

不过乌桓大概是跟凉州部落差不多,子民都是自幼娴熟弓马,民风彪悍,便是临时的招募也都是一群善战的精兵,以至于袁绍对待他们是秉持怀柔政策的。

丘力居死后,因为儿子年龄太小,就让侄子踏顿先接任了他的大位,与袁家的友好关系并没有因为换了个领头而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