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0节(1 / 3)

这一仗的伤亡真的太大了,便是两番大胜的鲁肃,也觉得道心有些不稳。

论兵力,当然还是比刘军多,收拾再战,打发他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问题是,庐江那头,还有一个孙策啊。

他一直不动手,就是等着最后最关键的时候跳出来。

破江东最大的仰仗就是骑兵,可骑兵却只剩下不足一千,后面的仗难打了。

接下来,他几乎可以预测,关羽肯定是会死守营寨绝不出来,而孙策呢,他不可能拖太久了,最多半月,仍不见安丰起战事,就一定会开赴过来,到时候……

难道,真的要撤走了吗?

“监军,此事不怪你,天知道红脸贼从哪弄来那些弩机的,好生厉害,每次放箭就是多发而出,穿透力还这么强。

更可恨的是,还在帐篷里埋了大量的雄黄,好些弟兄都被毒倒了。”颜良吸入的量不算太大,回来后,也就是有一些头晕而已。

文丑大概是看出来了,鲁肃并不单纯的是自责,而是在想接下来的打算。

从他凝重的表情里,甚至不难猜出有撤军的意思了。

好赖现在撤走,九江还是在自己手上的。

万一孙策把九江也给取了,那这安丰城,可就是实实在在的成为了孤城。

同时,林墨毕竟是建议过撤走的,你说不走吧,好歹要打赢吧,不走,还损兵折将,这回去后真就没法交差了。

“监军,城内尚有三万兵力,粮草也足可支应半年,莫不如据城而守,再向彭城求援,待萧关援军至,前后夹击江东孙策如何?”文丑想了半天,又不好直接说不撤,只能提出这个想法。

“曹洪就在谯郡,萧关兵马一撤,万一曹军进犯如何自处?徐州是根基,不容有失的。”鲁肃语重心长道。

这件事,其实不是表面看上去这么简单。

有些顾虑,鲁肃不能说出来。

作为淮南士子的代表刘晔早就写过求援信了,可他迟迟没有发兵,原本徐州士子跟淮南士子就多有摩擦,这么一闹,会让他们心寒的。

甚至主动的投靠孙策也不一定。

原本他的想法是击退了关羽,再一鼓作气硬碰孙策,到时候,不仅对林墨可以交差,对淮南士子也能给出说法来。

你现在,关羽退不了,又不去救援庐江,甚至弃九江不顾,你让淮南派系的人怎么想。

要知道,城里的这三万军里,可有不少是淮南人。

真要是按着文丑所说的死守,闹出兵变都有可能。

本来安丰的驻军就是拱卫淮南三郡的,他们的家眷都在庐江、九江,鲁肃的用兵方略上会给人一种公报私仇的感觉。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立刻赶跑关羽去打孙策;要么,按着林墨的说法退军。

至于分兵去救庐江这种事情,最开始他就不敢想。

江东兵马,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更何况,现在连骑兵都只剩下一千人了。

这件事,很头大。

阳谋,无懈可击

最近这段时间,淮南一带是谣言满天飞了。

有人在传唱鲁肃在公报私仇,利用外敌削弱淮南派系。

这种说法还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首先作为淮南帮的老大刘晔已经写过紧急求援信了,四万人的安丰城却无动于衷,在他们看来,就算关羽来了两三万人,你大可以分兵过来救援吧。

明大势的刘晔解释过很多次了,鲁肃不是不想来,是不敢来,安丰城里有兵不假,但精锐有限,一旦分兵,又担心沿途被江东兵马伏击,也害怕关羽从后面下手。

一开始吧,也是有人愿意相信的,可直到鲁肃两败关羽后,依然没有选择来救援,而是要把关羽按死结果吃了大亏,这下刘晔说啥也没用了。

更有甚者是在认为,鲁肃这招是阳谋。

他不来救,死忠于吕林的这部分人,难免会遭到孙策这暴脾气的毒手,可你若是顺从了江东,回过头来收复了失地就会秋后算账。

鲁肃这厮是要把我们淮南帮的人架在火上烤啊。

现在,唯一还算好的消息是,孙策没有对九江大举进攻,在安顿庐江方面呢,还算有点人性,没有重复昔日庐江惨案。

更离谱的是,还带着聘礼跑到了皖县乔家去提亲。

当初的吕布是何等的如日中天,乔公尚且没给他好脸色看,更何况是这个阶段的孙策,立足都还不稳呢。

当然,乔公拒绝的理由,也没有直言许配林墨这件事,只是说要考虑考虑,请吴侯先回去吧。

“姐姐,你觉得,孙策会放弃吗?”乔家的后院凉亭下,依旧是那袭白衣的小乔,已然亭亭玉立,连前两年稍欠斤两的身段也追赶上来,宛若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

“你是想问,侯爷会不会回来退敌吧?”同样身着白色连体裙衣的大乔笑的很苦涩。

如果是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