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1节(2 / 3)

最后走的路线,看起来像是蜀人治蜀,但其实不尽然,从文臣武将的序列里来看,要职更多的还是掌控在了东州派的手里。

譬如李严、吴懿和法正等人,至于益州派的黄权之流主打是内政的开发。

这里头有个挺有意思的地方,刘备采取的更多算是平衡之术。

将治理的事项归之于蜀人,但大权其实从来没有下放过,一直是由刘备和他的元老班底握着。

这种方法有点类似蜀人搞开发,东州派主打对外,而他刘备和自己的班底居中稳控局面。

行是肯定行得通,刘璋搞不定是因为他本身的孱弱,加之没有可以镇压大局的班底,这一点跟刘备是没法比的。

而曹操无论是权谋、霸术和底蕴都在刘备之上,拿捏益州不会有什么难度。

甚至,只要他愿意,能把蜀地豪强按在地上摩擦也不出乱子,当然,这除了曹操本身的权谋霸术外,掌中天子也是至关重要的。

可问题是,现在没有这么充裕的时间让他放开手脚去治理。

孙策的联盟信送到了,他迫切需要借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战机进攻徐州,打破中原被三面钳制的被动局面。

动身前,需要制定好治蜀的基本方针。

大体上跟刘备贯彻的差不多,鉴于入蜀功劳最大的是东州派,肯定还是要以东州派为主,益州派系主打落实政要开发。

这种方法适合短期的过度和平稳,弊端就是必须要有曹氏当家人坐镇。

家族派系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曹氏亲贵中能人有,庸才也是有的,可曹操有些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

作为自己的老巢许昌,如果不是靠着曹氏派系制衡了颍川派,最终照样落入袁绍、袁术这种成也世家、败也世家的局面。

而放眼整个部曲,最合适的人选只有曹仁一个了,只能把他留下。

可惜,大军都还没进入汉中就收到了荆州的败报,浮空山一战里因为蛮人沙摩柯的介入,导致夏侯渊腹背受敌,兵败被俘,张郃仅带着两千多残兵逃回了南郡,紧急求援。

“从浮空山一带至此,便是八百里加急快报非半月也无法送达,此时刘备只怕已经在江陵城下了。”

“该死的大耳贼,窃取了偌大的三郡之地尚不知足,竟把手都伸到了南郡来,司空,末将请命领一万军开赴南郡,必擒杀刘备提头来见!”荀攸说完,许褚就怒不可遏的请命了。

旷野的营帐内,曹操低着头、阴沉着脸不说话。

夏侯惇已经战死了,连夏侯渊也没能保住,苍天这是要断我双臂吗?

还没从攻占益州的喜悦中反应过来,就收到了这样的噩耗,对于曹操而言,打击不可谓不大。

曹休、曹真、曹纯、夏侯惇,再算上夏侯渊,曹氏亲贵都快折尽了啊……

啪嗒……

一滴眼泪落下,曹操扬起头来时已经泪流满面,哭泣道:“天不允命于奉孝,人耐其何!若奉孝在,安能使我有此败啊!”

帐内,众人低下了头,神情悲戚。

不知曹操到底是在哭郭嘉,还是在哭夏侯渊,亦或者哭那朝不保夕的南郡。

英年早逝,总是让人无限扼腕的。

即便是这个维度的郭嘉并没有像历史上那般耀眼,可似乎也没有太影响到他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

“司空,南郡固然是重要,经此一战后刘备也元气大伤,主公集各路兵马强攻之下,早晚能洞穿江陵城的,可是这便错过了中原进军的大好时机啊。

在下建议,请天子下诏将刘备夺到手的城池赏赐给他以视安抚,便是江陵已下,可襄阳城防坚实,刘备自顾且难,断不敢对襄阳起念,主公当务之急是领大军赶赴中原汇合两州之兵,继而开赴徐州。

若能在此战中拿下徐州,中原三面夹击之危则解,后续可伺机用兵,待时机成熟,再夺回南郡不迟。”

说话之人身着湛清儒袍、续着山羊须,文人之中,他的眸子算得上凌厉。

曹操抽泣一止,怔怔的看着他,眸子中竟是带了几分伤感,“孝直此言,却是与奉孝临别遗言如出一辙……”

闻言,法正眼前一亮,想是自己的建议会被采纳,可曹操没等他开口便摇了摇头,“可刘备这厮太过可恨,我若不将其斩杀,如何对得起妙才!传令,全军开赴南郡,一战擒杀刘备!”

“喏!”许褚兴奋的抖了抖胸膛腱子肉。

法正无奈只能看向荀攸,他觉得,或许这位班底开口能劝得住曹操,可后者自始至终只是低着头,甚至是拒绝与他眼神交流的。

“都退了吧。”曹操双腿盘在帅椅上,侧脸对着众人挥了挥手,显然是想一个人静静。

每每想起郭奉孝,总是让他神思不属的,大家似乎都习惯了,默然退走。

出了军帐,一干文武各自四散,法正赶忙追上了荀攸。

“公达先生,公达先生。”

法正拉住须发花白的颍川老儒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