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2节(1 / 3)

方知府定下最低的标准,二十几岁的举人并不是要求很高吧?

其实方知府的要求还真不算高。

现代人总以为古人是皓首穷经,四五十岁才能中进士。

而实际上,明代进士的平均年龄是37岁。举人的平均年龄虽然没有足够样本统计,但是考证科举大省的福建,举人平均年龄也只有26岁。

读书这件事,真的是看天分的。

并不说读四十年书就能考上清北,真正的能考上清北的人,十几岁就能考上了。

二十几岁的举人其实很常见,苏泽就算是现在这个年纪中进士,世人也不会惊奇。

明代最年轻的进士是十四岁。

没有系统,苏泽还真的卷不过这个时代的读书人。

方知府如今和海瑞相谈甚欢。

方知府本身不是那种贪官酷吏,他做官也是有追求的。

上一次方知府出手,用雷霆手段对付蔡家,也让海瑞对方知府非常钦佩。

以前的海瑞只知道一腔热血要抑制豪强,但是直到方知府出手,海瑞才知道要如何打击豪强。

方知府也将海瑞视作好友,海瑞虽然只是举人,但是读书见识不凡,也是真的亲民。

方知府很喜欢他的为人,也和他讲了不少为政的难处。

一来二去,两人竟然成了好友。

方知府也从海瑞那边拿到了苏泽的试作(升级到lv6),看过了之后方知府还有有些忧心。

苏泽的水平通过县试考个秀才没问题,但是明年八月份的乡试秋闱,似乎还差了点意思。

不过上一次海瑞拿来的新作,似乎水平又高了一些,按照海瑞的说法,如果这文章放在云贵这种地方去参加乡试,应该就能中举了。

大明朝也是有科举考试移民的,不过明代的科举移民不是去南北直隶,反而南北直隶是全国最卷的地方。

真正适合移民的,是云贵辽东这种边境地区。

让苏泽去移民?

算了,那边太远了,按照海瑞的说法,苏泽只是系统学习科举太晚了,他天分是很高的,学习进展也是飞快。

方知府也看过苏泽才到县学读书的试作,那时候确实连秀才都考不上,可是现在的试作已经考个秀才绰绰有余。

这篇新作就比上一篇试作写的好了不少,此子读书确实进境飞快。

乡试的主考官是朝廷派下来的翰林官,也不是方知府能影响的,乡试也只能靠苏泽自己了。

就当做对苏泽的考验吧,若是真的考不过,实在不行就先定亲吧?

乡试三年一次,总不能将女儿再留三年吧?

方知府再次降低了标准,顿时觉得墙上难得糊涂四个字有些嘲讽。

“把那副字收起来,还送到小姐房里去。”

方知府喊来小厮,再次看到府衙匾额“明镜高悬”四个字,顿时觉得这四个字顺眼了不少。

快要临近过年了,虽然海上还有倭寇,但是陆地上基本上安全了。

老百姓的生活恢复了正常,今年也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但是年关也总是要过。

忙碌了一年,好歹也要放松一下。

苏泽家的书铺生意火爆了起来。

红纸,是过年最大的需求。

还是上次于家书铺留下来的伙计伶俐,他提醒林德清给两家铺子买了一批铅山红纸,果然在年前赚了一笔。

读书人走亲访友要送大红拜帖,普通百姓也只有过年才会用上红纸,贴在家里增添一丝喜庆。

苏泽看着铅山进来的红纸,江西铅山县是大明最重要的造纸基地,而红纸就是在普通纸上染上红花汁做成的。

不过这红色远不如后世的红纸鲜艳,只是淡淡的红色。

染布用的茜草,染纸用的红花,其实红色都偏淡红色,最早的真正鲜艳红色,还是从胭脂虫里提取出来的。

胭脂虫是一种产于美洲的特殊虫子,以仙人掌为食,西班牙人发现了这种虫子之后,立刻带回了西班牙,才出现了文艺复兴时代那些鲜红颜料的绘画。

要不然派人去马尼拉看看?有没有胭脂虫的染料?

不过制作红纸这东西也没多大的利润,明代造纸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了,竹纸和皮纸都非常的发达了。

南方因为竹子多,纸的价格也不高,要不然苏泽的报纸成本也不会压得这么低。

于家这个书铺的伙计办事伶俐,这些日子林德清也将他的家底查清楚了,他的身契也捏在于宗远手里。

苏泽干脆将他从于家书铺挖过来,安排他做了自家书店的掌柜的,不过进书和盘账依然交给林德清管理,算是一个分店的掌柜的。

这个伙计千恩万谢,苏泽又补了两个办理伶俐身世清白的伙计,两家书铺的生意都红火起来。

快到年关了,海瑞也停了课程。

海瑞是今年初任官,明代官员三年才能告假探亲一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