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2节(1 / 3)

大航海时代带来的财富并不一定都会投入到社会变革中,转化为工业革命的力量。

而只有赶上两次趟的英国,才从这一次的时代竞争中胜出,走入了日不落帝国的黄金时代。

现在的东南,虽然没有赶上航海时代,但是苏泽有信心带着东南赶上工业革命。

只不过现在的东南海军,其实面对西方的海军还不算强大。

苏泽在思考马尼拉的问题。

无论搞不搞殖民主义,重要的贸易港口还是一定要占的。

其实本质上来,马尼拉这样的城市是无主的。

这在大一统的中原王朝是无法理解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文明的多样性中,这才是正常现象。

吕宋并不是没有国家,比如爪拉,就是一个马来人建立的国家,还曾经向大明朝贡过。

但是这些国家实力不强,根本没有有效的统治,甚至连自己的国境线都说不清楚。

或者说国土这种概念,对于这些国家太高级了,过于进步了。

还有一些国家,比如印度的那些王公们,他们对于领土也没有多少意识,西方殖民者很多土地,都是他们自己卖出去的,就比如葡萄牙在印度最大的城市果阿,就是他们从印度王公手里购买的。

而现在的美洲和非洲更不用说了,妥妥的先到先得,有些土地甚至殖民者都懒得要。

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一片未曾开发的宝库啊!

老殖民主义了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西班牙人是在1600年左右才入侵马尼拉,在这里建立殖民地。

一年前,西班牙在马尼拉的聚集区不过是一个小村落,主要是教堂和几个造炮厂,还有一些小仓库和码头。

但是在这一年间,马尼拉的贸易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起来。

这当然是因为东南的缘故。

东南的海量商品,让西班牙在马尼拉的殖民者黎盖斯看到了商机,他果断给西班牙国王写信,请求西班牙国王出兵占领马尼拉。

而从马尼拉运回西班牙的货物,也在西班牙引起了轰动。

首先是红茶。

原本中原出口的是绿茶,在海上仓储过后绿茶往往十分的苦涩,香气也都消散的差不多了。

只有最高品质的绿茶能成为欧洲宫廷的奢侈品,但价格高昂而且损失率极高。

在苏泽发明了红茶之后,欧洲商人们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

红茶耐贮藏,在海上漂泊运到欧洲,依然能保留茶香。

而且红茶没有绿茶的苦涩感,更受到欧洲人的欢迎。

这还只是东南诸多产品中的一项。

高档的丝绸,印染优良的棉布,以及各种香味的肥皂。

特别是香皂,这对于狂热追求香料的西方人来说,简直是无法抵御的诱惑。

据说法国王后和英国女王在沐浴的时候,都会使用东方的香皂,这种各种香味的沐浴用品,迅速在上层贵族的女士们中间流行起来,并且炒到极高的价格。

甚至不仅仅是欧陆,就连奥斯曼的蛮子们,都已经爱上了肥皂,还有威尼斯商人从欧洲购买肥皂,再反过来销售到奥斯曼去。

而中原疯狂渴求的白银,也让这项贸易日益的膨胀,西班牙商人也在贸易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同时也加大了黎盖斯的野心。

其实黎盖斯也不是第一次向西班牙国王建议征服马尼拉了。

黎盖斯本来是西班牙的一名传教士,他原本来到东方是传教的。

可是传教的事业进展的不顺利,黎盖斯做的贸易却非常顺利。

不过黎盖斯却是一名狂热的传教士,他的目标就是在东方传播宗教。

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黎盖斯又重新做起了本行,在马尼拉疯狂传教。

可是他的传教事业并不顺利。

马尼拉是一座城邦,这样的城邦并没有明确的权属,他们往往向一个稍微强大的宗主臣服,朝贡一些金银用来换取庇护。

而且他们往往不会向一个宗主朝贡,三姓家奴都算是少的了,有的城邦甚至向五六个宗主臣服。

马尼拉主要朝贡的对象就是爪哇,不过爪哇本身也有三方势力,马尼拉向三方都进贡。

而实际治理权上,下南洋的汉人和本地的马来人一半一半,马尼拉也有长老会类似的城邦会议,主要就是商讨一下防务和外交的事情,平日里就是几个大家族各自经营。

当年黎盖斯进入马尼拉,就是从马来人的家族手里购买的土地,兴建的炮厂和码头。

黎盖斯在马来人中的传教还算是顺利,本地马来人其实主要信仰回教和婆罗门教,都是黎盖斯的“老朋友”了,他很知道如何对付这些宗教。

可唯独是马尼拉的华人,黎盖斯的传教事业遭遇到了障碍。

马尼拉华人以家族为单位,以宗族为纽带,他们又基本上都是福建和广州下南洋的,和本地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