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7节(1 / 3)

在之前,陈以勤虽然和李成梁不和,但是实际上山东和河南互为犄角,互相造成了军事压力,逼迫徐州的东南新居不敢妄动。

但是现在出现了转机。

为了收编李洵的军队,控制九边,李成梁将山东的三镇明廷新军抽走了两镇。

虽然其后在山东募兵补了两镇,但是这两镇的山东新军,和明廷直属的三镇新兵是没法比的。

李成梁也清楚这一点,山东的两镇新兵都是新兵蛋子,武器装备也落后,训练和不行,战斗力很差。

不过李成梁的目标是守卫山东,一镇的明廷新军加上两镇的山东新军,依靠这些年李成梁在山东经营的防御工事,死守的问题还是不大的。

但是山东的兵力空虚,也让原本山东和河南一起形成的掎角之势破了。

山东的明廷军队只能防守,不能进攻,那徐州的东南新军第五镇,是不是可以动一动了?

徐州还有铁路,只需要少部分机动兵力就能放手,而且李成梁也未必有胆量将山东明廷调出来和东南行军打遭遇战。

那让陈璘带兵西进攻打睢阳(商丘),攻占这个进入河南的门户?

若是能攻下睢阳,那可以调集湖广的军队增援,一下子夺下河南。

如果攻打不下睢阳,那陈以勤必定也要向明廷求援,消耗明廷的实力。

如果明廷不给支援,那会造成河南更加离心离德。

总之攻打睢阳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苏泽立刻召集内阁陆军部的人,开始商讨这个战略的可行性。

结果自然是众人都表示支持,陆军部还表示在有两千从安南返回的第六旅轮训的士兵还在南京休整,可以将这些士兵派往徐州,接替陈璘第五旅的防线,让陈璘可以带领所有军队去攻打睢阳。

而且作为战略前线,在徐州地区已经囤积了足够的军事物资,足以发动这次进攻。

原本苏泽的战略是先云贵再攻山东,现在云贵投降,河南露出破绽,那自然放过这个机会。

论资排辈

临淮侯府的牌子已经摘了,如今挂上了李府的牌子。

李言恭快步走向府内,坐在门口看门的老仆连忙喊道:“少爷回来了!”

李言恭忍住了前去后宅看儿子,先去向父亲请安,然后看到了被奶妈抱住来的儿子。

看到酷似丹芸的儿子,李言恭小心的抱着,感受血脉的延续。

丹芸作为广西制宪会议代表,在儿子过了周岁就去了广西,留下儿子在李府给李言恭的父母照料。

而李言恭在儿子满月后就接到了调令前往湖广,后来又参加了进攻汉中和巴蜀的行动。

不过李言恭在这么两场作战中,都没有捞到什么战功。

原因也是很简单,无论是汉中作战和入蜀作战中,熊况的光芒太亮眼了。

无论是闪击汉中的作战,还是绕过阴平山奇袭蜀中的作战,熊况都是首功。

甚至连第三旅的旅长林德阳的功劳,都完全比不上熊况的独立团,而跟着林德阳的李言恭,一路上都跟在熊况的身后,根本没有任何出彩的机会。

如今军界高层已经在传说,大都督很满意熊况的表现,要组建一个新的旅,由熊况出任旅长。

旅长,已经是东南军方最高的一线指挥职位了,再往上就是林良珺这个陆军部大臣了。

比旅长更高的职位,只有南京武备学校的校长等寥寥几个职位了。

而熊况如果升任旅长,那就是东南新一代将领中的第一人了。

当年追随苏泽起兵的,算是东南的第一代将领,最铁的班底就是长宁卫。

浙军、福建新军,这些都算是资格老的,如今东南六个旅的旅长,就是第一代将领。

熊况在大都督起兵的时候,还是南京情报站的一名普通间谍,他是在东南奠定基业之后,这才正式进入军界的。

军方是很讲究资历的,在第一代将领还在一线指挥的时候,第二代将领是很难出头的。

这倒也不是什么陈规陋习,而是军中老资格的军官很多,你参军的时间没我早,你打仗的时间没我长,凭什么指挥我去卖命呢?

这也是军队内部总有山头主义的原因,征战是国家大事,也是性命攸关的时候,没有足够的权威,无法让下属卖命执行命令的。

在军中,论资排辈并不是什么贬义词,而是对那些曾经立下功劳的嫡系的尊重。

如今第一代的将领和军官都是当打之年,还在前线发挥作用呢,所以二代将领大部分还在比较基层的职位上,团长这个级别都很罕见。

但是军队同样是第一个最看重天才的地方。

一个天才将领,可以越过这一切障碍。

因为一个天才将领可以改变战场,可以让更多的人在战场上活下来,可以带领大家创造军事奇迹。

熊况入汉中和灭蜀的两大功劳,足以让他超越军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