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予取予夺的感觉,无疑是最烈性的精神du品,腐蚀着人的意志。
身在局中,嫏嬛反而越发冷静,以一种局外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切,始终独善其身。
官员中的争权夺利、宫人间的明争暗斗,这些芸芸众生,都在想尽办法的攀登,有人在过程中死去,有人最终走到了终点。
这个过程中,所有人都是孤家寡人。
并且,没有人会是胜利者。
心中有所求者,求而不得才是常态。
求长生者不得长生、求权势者不得权势、求超脱者陷于泥泞、求理想者半道而崩……刻意追求,却反而离所求的,渐行渐远。
它们既是激励着人向上的动力,同时也是包裹着du药的糖霜。
我,也会是其中的一员吗?
嫏嬛扪心自问。
她其实很少思考这种哲学性的问题,因为她觉得这没有意义,毕竟难道你知道了这条路上大部分人都陨落在了途中,你就不会去走了?
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自己会是那个陨落在途中的,而会认为自己是那个能走到终点的,嫏嬛亦如此。
所以这个问题,本就没有答案,也没必要去求得一个‘正确答案’,毕竟谁又能知道,这个正确答案,它真的就正确吗?
至人是怎么回事,嫏嬛好像懂了。
她心中不由闪过上辈子无意间在图书馆从别人书上惊鸿一瞥看到的文字:“……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
这句话原句是什么,嫏嬛不知道,她也只记得什么一句,甚至连具体意思,都要连蒙带猜,此时却隐隐有所明悟。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人,只是常。
嫏嬛为这次突然而至的感悟落下了结束语,脸上露出浅淡地笑意。
在外人眼里,自不知道嫏嬛刚经历了一场问心之路,成功踏入了至人宗师的境界,在他们眼里,嫏嬛此时仿佛与天地融为了一体,一举一动,与周围没有丝毫割裂感,仿佛她本身就属于这个天地的一部分一般。
嫏嬛并不知道在别人眼中自己是什么样的,但她能感觉得到自己修行进境有了些许增长,虽然按照她原本的计划就是在下小世界的这三年内成就至人宗师,但其实也做好了失败的准备。
毕竟修仙这种事,最常见的情况便是求而不得,你想要什么,偏偏就不给你什么。
所以自她进入小世界到现在足足过了两年有余,她却什么感悟都没有,嫏嬛并不觉得意外,身为一个理科生,嫏嬛觉得自己是缺乏想象力的,可偏偏,修仙的世界,讲究的就是玄学,一场领悟,抵得上十年苦功。
勤能补拙这条定理,也不是在什么地方都是能派上用场的。
好在,最后三个月内,还是让嫏嬛领悟到了。
虽然她并不清楚自己有没有把路给走窄。
修行这事,不能假他人之手,你领悟了什么,那就是什么,至于你领悟的究竟跟别人有没有偏差,那谁能知道?
不过跟对方领悟的不同,却并不代表这就是错的了,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就像嫏嬛自创的那本《葵花宝典》,她写出来的时候就知道这是本遗祸无穷的功法,可偏偏,还真就有人以此练出了名堂来,且副作用并不大。
仿佛她这个原作者,
根本就没看懂过这本书一样。
所以嫏嬛对自己领悟的究竟符不符合主流,并不感到忐忑,在她眼里,至人就是常人,至人,有些人理解为极致之人,有些人理解为是从超凡脱俗到‘无我’,有些人以为这是个跟圣人相差不大的词。
嫏嬛在来到小世界之前,查看了很多资料,看到了很多修士对此不同的理解,在这之前,嫏嬛也是认同他们的理解的,但亲自在小世界游历了一番后,嫏嬛却将原本认同的观念完全推翻,得出了只属于自己理解。
至人,不是达到了无我境界的人,不是极致之人,就是常人,是道中的一部分,是与道为一。
……
…………
自己来到小世界的根本目的已经达成了,嫏嬛便筹谋着该如何离去,毕竟凡事有始有终嘛,如果直接就这么走了,那这个刚整合好的天下,必然又重新陷入到战乱当中。
虽然在这之前,随着嫏嬛的命令死去的人不知凡几,但这并不意味着嫏嬛就已经失去了怜悯之心了,为达成自己的目的,她可以不折手段,可现在目的都达成了,她那被踩在脚底下反复碾磨的良心,自然也就被重新安了回去。
所以嫏嬛琢磨了一下,决定将离开的仪式搞得声势浩大一些。
毕竟直接失踪肯定是不行的,病死也不可能,她之前又是吹自己是神仙下凡,又是吹自己是在世圣人的,要是病死失踪之类的,那不是打自己脸吗?与其如此,还是直接‘飞升’算了,飞升时当着全天下人的面将下任继承人给定下,料在这种神乎其神的情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