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灾情太严重,本地富户存粮存银全部计口分配,都不足以赈济灾情。
当地官员可把情况汇总通报给巡抚陕西都御史胡廷晏,再由胡廷晏指定陕南灾情较轻地区,结对救助陕北重灾区。
同样让指定地区的富户公示财产,计口保留足够本家的口粮和日常必要开支,将剩余部分捐助出去。
用这样的办法,除了募军赈济一百一十万人之外,其他灾民也大多能得到救助,可以生存下去。
对于这种在灾区和靠近灾区地区的富户计口捐助家财,原本朝廷内一些官员担心会导致当地富户的不满,甚至引起骚扰。
但事实证明,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
身处灾区的富户本身也常处于恐惧之中。
他们每天都在害怕受到灾民抢劫,那时候不但家财尽丧,甚至性命都可能丢掉,妻女清白都不保。
如果自己直接捐钱,则又怕是个无底洞,散尽家财后也得不到任何保障。
到最后反而落得一个提前饿死的下场。
而现在官府出面组织,许下承诺,并且刻石碑为证。
他们捐出家财,就安心地多了。
一来至少可以保命,在当地乡民中也可以有一个好名声。
二来,即便就算银两捐出之后,不足以渡过难关。官府也会源源不断把其他地方的银粮调拨过来,他们作为原先的捐助者,自然会得到优先赈济。
而且旱灾缓解之后,只要朝廷还在,石碑还在,他们终究会得到补偿,甚至可以得到封爵。
权衡利弊之下,灾区和赈济灾区的地方富户,对这一救灾政策,还是积极配合的。
当然不配合也不行。
朝廷刚在灾区招募十万大军。
这十万新兵去打后金不行,但要镇压地方平民富户零散叛乱,还是容易的。
从目前态势看,在以上多种措施并举之下,陕北这场旱灾足可应付。
内阁汇报的另一件事是贵州的安邦彦之乱,请示皇帝后续如何处置。
起于天启年间的四川奢崇明之乱,贵州安邦彦之乱也被合称为奢安之乱。
但实际上四川奢崇明之乱是很快平息的。
天启元年九月,四川永宁土司奢崇明叛乱,占据重庆,围攻成都。
天启二年二月,成都解围,五月、六月收复重庆、泸州。
原先被叛军占领的四川失地,绝大部分都已收复:“贼所盘踞,悉入版图”
奢崇明一伙只能龟缩回自己的老巢永宁。
到了天启三年四月,奢崇明老巢也不保。
明军攻克永宁,奢崇明父子狼狈逃至贵州水西,托庇于贵州水西的安邦彦。
两年不到,搅乱四川的奢崇明叛乱基本平定,奢崇明父子被明军打成了丧家之狗,投靠贵州安邦彦才苟存下来。
至于安邦彦叛乱拖的时间确实长了一些。
天启二年五月,贵州水西土司安邦彦攻陷毕节、安顺等地,围攻贵阳。
天启二年十一月,贵州巡抚王三善率军兵分三路,夺取龙里,进兵毕节,两万明军击溃叛军十万,打死安邦俊,贵阳解围。
天启三年正月,安邦彦军再逼贵阳。
四月,王三善率明军在鸭池、陆广再败叛军,安邦彦叛军退保水西
六月,贵州总兵鲁钦攻入水西,安邦彦逃到织金。
天启四年正月,贵州巡抚王三善被假意投降的土酋陈其愚杀害,安邦彦叛乱势焰再增。
此后安邦彦叛军和明军互有胜负。
到崇祯初年,基本态势是叛军元气已伤,无力再攻下明军守卫的要害据点,而明军要进入深山穷谷,彻底歼灭安邦彦一伙,也难以做到。
双方形成了相持态势,但总体上安邦彦一伙已难翻起大浪。
崇祯元年九月安邦彦号称四路大军进犯龙场,想攻打安普,结果被游击梁东旭击败。
五省总督朱燮元上疏,要彻底围歼安邦彦需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合力。其中四川出兵赤水,云南出兵乌撒,希望朝廷协调,约定时间三路齐出,剿灭安邦彦。
内阁请示朱由检,应该如何处置。
如果要调动三省兵力,大举进兵,彻底剿灭安邦彦,势必要加大军饷投入。
朱由检问陈仁锡:
“如今贵州对付安邦彦叛军,一年军饷多少?”
陈仁锡说道:
“一年所费,也就相当于辽饷一月。”
朱由检盘算了一下,关宁军饷现在一年四百八十万两,一个月那就是四十万两。
现在贵州一年军饷,也就是四十万两左右。
实际历史上,安邦彦是在崇祯二年被明军击溃斩杀。
从官员事后的奏报来看,也并非是大举调兵,合力会剿的结果。
安邦彦纠集号称十万的军队,来攻永宁,结果被明军一万三千人击溃。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