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章(2 / 2)

个太势利。

都不是能做好御前宦官总管的好苗子——要做御前总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时刻牢记着将以陛下的心意为首位。

元子倒是还能好好调教一番,可金侯……已然是翅膀硬了,迫不及待地要自己展翅高飞了。

福如海心中不由得涌出几分担忧。他自知身体撑不了三年,可要为陛下,也为自己的后路好好考虑。

正在思虑时,御书房内忽地传来茶盏落地的声响。

福如海面色沉稳,上前两步,怀中的拂尘则轻颤两下:“陛下可有吩咐?”

莫约过了半盏茶,里头才传来尉鸣鹤冷冷的声音:“方才批奏折入了迷,不慎落了茶盏。”

“福如海,你进来收拾一下。”

“是,陛下。”福如海低着头进去,瞄了眼御桌上堆叠的奏折,再联系今日小朝会上的内容,心中立刻就明了:怕是韦将军他们备了两手准备,不但在众臣面前请奏、搅动人心,而且还要在奏折中继续请令,好处死沈厉父子。

好听点,叫为国着想。

实诚点就叫铲除异己了,还是斩草除根那种。

至于韦将军等人是哪一种……就全然看圣心了。

福如海收拾好青瓷碎片,觉得上奏的大人们处境不妙。他瞥了一眼面沉如水的尉鸣鹤,赶忙下去重新备茶。

等回来时,尉鸣鹤的面色也未曾变好。

反倒盯着白瓷茶盏愣神了一会儿,抬首问:“你觉得,沈知全此人如何?”

沈知全,便是沈知姁兄长的名讳。

缩头当着乌龟的福如海心口一窒,跪下回道:“奴、奴才对朝堂诸事并不知晓,对沈知全自然也不甚了解,恐怕不能回答陛下。”

“朕知道。”尉鸣鹤语气变得温和了些,狭长的眼尾微微上扬:“所以,朕是问你,上书房时的沈知全,是个怎样的人。”

这话在福如海的意料之外,他不由得惴惴又不解地快速思索起来:沈知全身为定国公嫡子,开蒙后倒也入上书房读了几年书,不过不是伴读,也未曾与哪位年长的皇子交好。

且沈知全去边境历练的那一年,陛下才刚到上书房读书,两人可没有什么交集与矛盾呀。

那、那陛下如此发问,可是有何深意?

尉鸣鹤并不着急获得回答。

与其说他抛给了福如海一个疑惑,倒不如是在问自己。

他端起新茶,轻抿一口后放下,目光掠过花几上的玉玲珑枯枝,再从半开的窗中远眺而去,沉入某段福如海根本没想到的记忆。

也是这样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里,他第一次与沈知全认识。

“认识”这个词用得不大恰当,准确来说,是九岁的沈知姁,要将尉鸣鹤作为意趣相投的新朋友,介绍给她的哥哥沈知全。

自然,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华信公主。尉鸣鹤思虑半路,让自己新收的小宦官去传假话,用

太皇太后调走了华信公主——他虽才十二,却已然在为未来谋划,不断地挑选、收买一些新入宫、年龄小但颇机灵忠心的小宦官,以期培养自己的人脉。

与沈知姁相熟,对尉鸣鹤来说,是计划之中,也是意外之喜:沈知姁性子纯粹,认真处好关系后,他就能借此接触定国公府,博得好感后再慢慢经营十余年,说不准就有极大的把握,让定国公府站在他这一方!

所以还是将叽叽喳喳的华信支走好,省得扰了沈知全对他的第一印象。

但尉鸣鹤低估了沈知全对沈知姁的关心与护犊子。

因为生母的缘故,他对于包括血缘亲情、同窗情谊等在内的情感都不屑一顾,也并不理解。

他没料到沈知全见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暗中警告他离沈知姁远些。

彼时沈知全已是十八岁的少年郎,是颇有威名的小将军。

为了见相离许久的妹妹,他特意打扮得英俊招摇,意气风发地骑了最爱的一匹枣红骏马。

a href=&ot;&ot; tart=&ot;_bnk&ot; css=&ot;lkntent&o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ot;&ot; title=&ot;令疏&ot;tart=&ot;_bnk&ot;≈gt;令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