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陛下对您的孩子也抱有期待。”
芜荑的嗓音低沉圆润,轻声细语间就宽慰了沈知姁。
瞧着沈知姁愁色渐散,芜荑就露出一个活泼的笑:“再说啦娘娘,万一您一气儿怀了两个小主子呢?”
“到时候咱们瑶池殿上下都忙不过来啦!”
第54章 高利银“本宫等着韩公公的好消息。”……
芜荑故意说起俏皮话,想让沈知姁高兴高兴。
心里面也悄悄抱了期待:双胎在大定可是大吉之兆,娘娘若真如此,那往后也不必愁前途了!
可是、可是,双胎娘娘也定然会辛苦些,产育时恐要吃大苦头。
到底要不要祈愿娘娘有此机缘呢……
芜荑陷入了左右为难的纠结之中。
沈知姁听了芜荑的一席话,原本紧紧揪起的心渐渐舒展开来。
眼底的哀愁转化为几分信心和勇气。
——是啊,她自重来后,在人脉上花费大量金银,在帝心上锻炼精湛演技,不就是为了往后能万事尽在掌握么?
不光是为父兄翻案,还有孩子诞生,更有皇权更替……
“怎么劝着劝着,你自己反倒是眉毛纠在一块儿了?”沈知姁一抬首,就看到眉毛打结的芜荑,忍不住露出浅笑,将愁色化尽。
“多谢你的话,点醒了我。”沈知姁抿了一口香甜的芋泥牛乳:“我方才是自己吓自己呢。”
也实在是前世,落入水中时,从小腹传来的剧烈疼痛,和伴随而来要失去孩子的巨大恐慌太过……刻骨难忘了。
她昏过去的那一瞬,能看到原本清澈的池水,染上了淡淡的猩红……
喝完芋泥牛乳,沈知姁敛起心神,抱起牛乳团狠狠揉了一把,将最后一点儿消极情绪给释放完,重新振作了起来。
让连翘抱着牛乳团去和羊乳后,沈知姁就梳洗打扮了一番,前去颐寿宫补早晨的请安。
到了颐寿宫后,方尚宫就迎了过来,笑得像朵盛开的菊花:“娘娘对太皇太后当真是孝顺有加。”
“晨时元公公来了一趟,太皇太后为您高兴,也是想让您好好休息,结果您下午还是来了。”
要知道,这一个月一来,太皇太后眼见瑶池殿只有赏赐,未有侍寝,而慕容婕妤有所冒尖,心中在悄悄担忧呢,生怕沈昭仪又见罪于陛下。
方尚宫很能理解太皇太后的担忧缘由:一是出于对沈昭仪年幼时就亲近的几分疼爱;二
是为了自己的母家承恩公府——与丞相府关系不睦,且府中没有出色的女儿家能进宫,即便有,太皇太后也不会同意。
现在太皇太后是希望沈昭仪惦记着自己的慈爱照顾,要是将来承恩公府出了什么事,能有所说和呢。
不过方尚宫心里也明白:定国公之事,太皇太后看得清楚,选择明哲保身,只让承恩公随老臣上了份奏章聊表心意。等承恩公府有事时,沈昭仪会尽心说和,不过会耗尽彼此间的情分。
只盼着别走到这一步罢。
“太皇太后怎么还在礼佛?”沈知姁听着从小佛堂传来的念颂声,有几分惊讶:太皇太后的作息一向十分规律,常常是上午礼佛,下午进行散步、看戏、听曲儿来消遣。
“娘娘您不知道,晨起请安时,韦宝林一把鼻涕一把泪,说冷霜馆的银炭不够。”方尚宫回想起沈宝林的独角戏,面色有些惨不忍睹:“又是说殿中省明明有银炭却不发,又是说慕容婕妤因此嘲笑于她。”
总之将宫中妃嫔都控诉了一遍。
先不提旁的,只说这银炭,殿中省的确是有多余的。
可韦氏现在只是个七品宝林,按照份例规定,宝林那点儿无烟上佳的银炭已经分过去了,剩下的都是次一级的暖炭。
韦宝林想享受从前的待遇也行,那就掏出银子来。
这既没有位份,也没有银子,难道让殿中省的人自讨腰包给你拿银炭?
a href=&ot;&ot; tart=&ot;_bnk&ot; css=&ot;lkntent&o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ot;&ot; title=&ot;令疏&ot;tart=&ot;_bnk&ot;≈gt;令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