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星逸科技要做翻译机,那讯飞翻译机就废了。
哪怕更优秀,也干不过星逸科技。
王逸点点头:“当然,星逸科技做了小艾音响,翻译机就全部让给科大讯飞。并且,星逸科技能够帮着讯飞研发生产翻译机。届时,你们提需求,硬件研发星逸科技搞定,算法系统层面你们自己做,双方合作,最后挂讯飞的牌子,上线星逸科技的所有渠道进行分销!”
这年头,翻译机市场很大,而科大讯飞凭借强大的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可以做出同声互译翻译机!
绝对有市场!
王逸的入股,让科大讯飞做不了ai音响,把整个翻译机市场给科大讯飞,也算是补偿。
刘一峰喜上眉梢:“这样最好,如此一来,ai音响领域有小i机器人,翻译机市场有科大讯飞,各自横扫各自的领域,最后顶峰相见!”
“没错,就是如此。”
王逸笑说:“当然,这只是大层面的战略划分,并不意味着科大讯飞就一点b端不做,也不意味着小i机器人一点c端都不做。但前提是,各自在各自的领域努力,尽量不要直接业务冲突,打死打活。”
“c端消费领域,主要是科大讯飞的市场,小i机器人只推出了小艾音响等少数c端产品。”
“而b端商业领域,主要是小i机器人的市场,但科大讯飞也可以错位竞争,发力某些空白领域。比如ai+教育领域,小i机器人不做,给科大讯飞!”
“没问题,王董,我们科大讯飞就主要发力消费端和ai教育领域!”众人爽快应下。
有了王逸这么一分割,这次股东大会皆大欢喜。
不管是小i机器人,还是科大讯飞都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技术共享,数据库共享,强强联合,然后在不同的领域发力,携手横扫其他友商!
星逸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生态,不可能什么都做。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翻译机这种东西,还是科大讯飞做得好。
而小i机器人目前还是做商业服务,智慧客服,智慧城市,智慧银行,智慧医疗。
至于智慧教育,同样交给科大讯飞。
前世的科大讯飞就在教育领域做得很好,并且在小i机器人凉了之后,把小i机器人的运营商智能客服、智慧城市、银行等商业端市场也接了过来。
但这一次有了王逸,小i机器人只会发展得更好,这些市场科大讯飞也抢不过去。
至于搜狗输入法和讯飞输入法,那就是看本事了,很显然后者不是对手。
搜狗在输入法领域,无敌!
而星逸ai,则是更高层面,主要是研发核心的ai算法,做无人驾驶算法,大模型算法。
前世,十年后,百度的无人驾驶萝卜出租车,就很颠覆。
还有美团的无人外卖车,顺丰的无人快递车,都很颠覆。
这些无人车的出现,极大地挤压了普通大众的生存空间。
外卖车还好,想要送上楼,还得骑手。
但无人出租车,那是真要命!
第377章 布局新能源,发力ai
无人外卖车,无人快递车,只能抢一些不用送上楼,不用送货上门的好单子。
但是那些需要上楼,需要送到家里的‘费事单子’,还需要骑手和快递员负责。
可无人出租车就不一样。
随着地图精确度的不断提高,出租车司机能跑的单子,萝卜快跑发展几代都能跑,并且还有一些优势!
比如无人出租车不会恶意绕路,不拒载,不管多远多近,天气多么恶劣,接单后都能去接你。
不像某些司机接了单,嫌弃距离近不赚钱,就故意不去接,逼着乘客自己取消或者加价。
也不会像某些司机,接了一口价订单,嫌弃不赚钱就一路上都阴阳怪气,大热天也不开空调,还要恶心乘客。
更不用担心遇到无良司机,遭遇人身危险,毕竟连司机都没有,价格也更便宜。
或许有人会担心,一旦萝卜快跑干翻出租车、网约车,垄断行业后,也会迅速涨价开始收割,甚至比有人出租车、网约车还贵!
其实这一点也不用担心。
无人出租车行业无法垄断,本就是一本万利,百度做得了初一,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就能做十五。
届时市面上多个品牌的无人出租车同步运营,都是低成本运行,为了抢客户不打价格战就不错了,怎么会疯狂涨价?
可想而知,一旦无人驾驶出租车普及开来,传统出租车、网约车当真前途未卜。
700万的出租司机,也都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可没办法,时代的车轮就是一往无前,只会冷酷无情地碾压一切,没有人可以螳臂当车。
像是前世,哪怕百度不做萝卜快跑,其他企业也会做。
就算国内企业都不做无人出租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