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间,柳素琴他们还是趁公告栏前没那么人围观的时候,过来亲眼看了具体的通知,里面详细写了上午八点半开会,由于街道办场地有限,一家只要出一个代表就好。
但柳素琴林南江和林全生李小青两对夫妻都同时出门了。
要不是怕给他们添麻烦,钱菊香他们也想跟着去围观呢。
四人还不到七点就整整齐齐出发,街道办也一如既往的人山人海,他们还是在人群中看到了李亮和阿敏两口子的身影。
几人相视一笑,下车走近后,柳素琴才发现李亮家更厉害,居然把小孩子也带来了,忍不住问了一句,“怎么连仔仔也来了?”
李亮解释道,“我舅家的表弟结婚,我妈回去喝喜酒,还没这么快回来,最近都是我跟阿敏抽空接送他上学,但今天出门早,幼儿园还没这么快开门,干脆把他一起带过来了。”
他们去年换了大房子,李母也兑现承诺,当时就收拾行李过来带孙子了。
稍显遗憾的是李亮和阿峰都没能成功跟他们当上邻居,当然也都住得不远,李亮新家去林南江粉面店,走小巷子抄近路,更是五分钟就能到。
所以他们搬过来后,孩子也转学到了芳芳所在的幼儿园。
柳素琴当时便问道,“既然这样,怎么不把仔仔送我家去?到了上学的时间,我爸妈正好送他俩一起去幼儿园呀。”
阿敏笑道,“幼儿园而已,请一天半天假的不打紧,仔仔想跟我们一起,就一块带他来了。”
李小青也凑过来问,“你家孩子是不是快要上小学了?”
阿敏温和摇头,“不是喔,还要再等一年。”
大家聊聊孩子和工作,等待会议开始的过程也变得轻松起来,工作人员布置好场地,通知各家代表有序入场时,柳素琴和林南江也并肩往里走。
房产证是柳素琴的名字,林南江本来也要跟李小青和阿慧她们一起在外面等结果的,还是柳素琴提醒他,他们家有两套房,相当于两个名额,于是夫妻俩一起进去开会了。
这场会开了两个小时,要讲的内容并不多,只是让居民们透彻理解补偿方案有些难度。
不过柳素琴他们有了李亮之前的详细讲解,倒是一下就明白了,结果还挺惊喜,虽然房子补偿只有一点三倍,但官方评估出来的房价却是三千八百一平,到手的现金就比他们预计的多出了好几万!
除此之外,还有李亮也没打听出来的补偿,说是只要第一批签字确认的,都有一万的签约奖励,柳素琴一套房加一个铺面,就是两万。
另外还有每月一千的过渡安置费,这笔安置费会发放到新房交付的两个月后,就是说动作再快,他们起码也能领一年左右安置费。
柳素琴美滋滋的算完账,就等着拆迁办安排上门量房了。
第119章 广撒网多捕鱼。
深市速度从不让人失望, 又一个周一,工作人员开始上门测量。
这回除了李亮千叮万嘱,张大妈也倾情分享了很多小技巧, 比如在家准备些香烟饮料,好好招待辛苦工作的测量人员, 说不定人家一个高兴, 就愿意给他们多算一点面积。
柳素琴对这种说话表示怀疑, 因为上辈子的经历,她对基层工作人员还是很信赖的, 心想人家肯定要按章程办事的,尤其是设计金钱,肯定不会这么随便。
但在当下社会,合群同样很重要,发现那条街的街坊邻居都在讨论该准备什么规格的香烟饮料招待测量人员时, 柳素琴也愉快的加入他们,就当花钱买个心安。
喜事当前,就算没啥用处, 柳素琴也愿意花点小钱, 让大家一起沾沾喜气。
在他们忙着兴奋的时候, 原来的租客也拿着房东给的补偿,陆续找到新房搬了过去。
商铺腾退相对要麻烦些, 租他们街尾铺面的是一对中年夫妻,也是做小吃生意, 两口子都是勤快爱干净的人, 在这边生意也稳定了,自然不太情愿搬迁,何况短期内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新铺面。
这夫妻俩倒也没故意拿乔, 趁机多要点补偿,恰恰相反,他们主动推掉了柳素琴给的补偿,只希望她能帮忙介绍个合适的铺面。
在夫妻俩眼里,自家这位女房东,年轻漂亮时尚,开着小轿车,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就算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这里的人脉关系也不是他们自己能比的,只要房东愿意给他们找铺面,那绝对比现在的只好不坏,那自家被迫搬迁反而是因祸得福了。
作为年近四十才背井离乡来深市做生意的小老百姓,两人这点长远眼光还是有的,也自认为这个条件并不过分。
可他们不知道,对如今的柳素琴来说,能用钱解决的都是小事,她情愿多付两三个月的房租请他们搬迁,也不想接下这种请求。
帮别人找店面,看似只是举手之劳,实则费时费力,还可能分分钟背锅,以后但凡她介绍的铺面有什么不如意的,像是房东涨价,人流量不如别的地方等,她搞不好都要落一身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