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这些已经被埋葬的心事,沾着光阴和泥土, 竟然又回到她手中。
晏怀微抱紧怀中的戗金牡丹小匣,将这些弄得脏污却又被人仔细拭净的词笺, 一页页放回匣内。
她想, 看来她的感觉并没有错, 葬诗那天确实有人跟着她。
——至于此人是谁, 眼下已然昭彰。
他怕连累她, 所以不敢说,也不敢让旁人知晓,于是便只能像寂夜中的一缕风, 在不易察觉之处望着她、想着她,在心里眼里眷恋着她。
思绪飘摇不定,晏怀微倏尔又想起去年重阳节的时候,她在赵清存的书房为他点茶,他突然问她:“晏家元娘明明与其夫不睦,却为何要在人前做出那般恩爱模样?”
彼时她是这样回答赵清存的:“既然晏家元娘被称作‘大宋第二才女’,必然是才思敏锐之人。她的所思所想,妾哪能随意揣度?”
想到这儿,晏怀微不禁发出一声苦笑。
其实赵清存口中所说“恩爱模样”,指得是某年八月观潮时发生的一件事,那确实是她故意演给赵清存看的。
晏怀微是绍兴二十五年秋风乍起之时与齐耀祖正式拜堂成亲,之后便开始了她在婆家的那些鸡飞狗跳的日子。
这期间若问齐耀祖有没有什么让晏怀微满意的地方……嘿,别说,还真有一个!
盖因那齐耀祖在外面有许多外室与相好,身边从不缺女人,故而他很少在家中宿夜——他不来纠惹晏怀微,晏怀微简直感谢天感谢地。
舅姑原想以此羞辱新妇,特意对她说,外面已经有人为她的夫郎诞下孩儿,过不了多久,大郎就会将外面的女人和孩子一并接回家来。
此言一出,晏怀微忍不住再次感谢天感谢地。
不过,还未等那位外室被接入内宅,齐耀祖便因生意上的事去了温州。
他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总嫌自家脚店的生意做得不过瘾,钱赚得还不够多。但若是买扑酒楼,他又觉得太担风险,到底没那个本事。后来听人说温州那边的海上贸易十分赚钱,恰好他祖籍是乐清,于是齐耀祖便打点行囊返归乐清。
这一去将近两年,至绍兴二十七年夏,齐耀祖又从乐清回到临安。
他不在家的这两年,晏怀微倒是过得平静。
她早已看出齐家舅姑就是一双纸老虎,总想给她下马威,但却腹中空空,一戳就破。
相处时日渐长,她便从最开始的硬碰硬,到后来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渐摸索出一套委婉却有效的对抗方式。
她消极问安,积极睡觉;小气家务,大口干饭;一言不合就昏厥,说她两句就哭丧。
除了干饭的时候,平日里无论何时见她,她都是一副郁郁寡欢的晦气模样,说不了三句话就涕泪满面,寡妇哭亡夫似的。
齐家舅姑怨忿极了,也曾指着鼻子骂她,让她罚跪。
她仗着自己读书多,跪是跪了,但边跪边搬出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划掉,这个没有),大宋诸位皇帝都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你们今日怎敢如此欺人……直说得齐家舅姑心惊胆战。
如此这般折腾几次,弄得那公婆二人彻底没辙儿,最后干脆眼不见心不烦。
至齐耀祖回到临安,晏怀微仍琢磨着和离的主意,遂既不与他亲近也不与他顶撞。
之后没多久便到了一年一度浙人观潮的日子。
观潮可是临安府的大事,尤其八月十八这天,百姓们几乎倾城出动,把个钱塘江岸挤得水泄不通。
专做观潮买卖的小商贩早早就在江畔搭起看幕。那些看幕就如同一个个小凉棚,富贵人家几乎家家都会花钱租赁——大小娘子落座其中,就不必被江畔那些挤来挤去的腌臜泼才惹乱好心情。
齐耀祖许多年没看过钱塘潮了,这次回到临安,他便打算阖家同去。
待齐家这一行人来到他们所赁看幕内,晏怀微一抬眼便看到了不远处的皇家观潮高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