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过去。
后面的士卒们见状也纷纷挺直身躯,跟随上官元让走出茫茫的荒草地。
三千士卒,无论再怎么小心,走路时还是会发出轻微的声响,很快,辕门外的几名岗哨皆听到了动静,纷纷从睡梦中惊醒过来,可他们刚刚抬起头,业已到了他们近前的上官元让将手中刀猛的一挥,长长的灵波激射而出。
那几名岗哨连怎么回事都没看清楚,甚至连惊叫声都未来得及发出,便齐齐被上官元让施放的灵波拦腰斩断。
他的修为太高,灵波也太犀利,一下子斩断数名士卒,可灵波未受任何的削弱,去势不减,又扫中辕门的柱子,随着咔嚓清脆的声响,那一人都搂抱不住的大柱子应声而断。
轰隆!
粗粗的木柱倒地,发出沉闷的声响,这也拉开了上官元让率众冲锋的序幕。
他将手中刀向前一指,侧头喝道:“兄弟们,跟我冲!”
哗——上官元让以及麾下的三千士卒一窝蜂似的冲入钟文的营地中。
进入其中,众人跟随上官元让全速向位于大营中央中军帐冲锋,势头之猛,速度之快,简直如入无人之境。
而事实上,也确实无人出来阻拦他们,偌大的营地,空空荡荡,连一个敌兵的影子都没看到,整个营寨充斥着诡异的气氛。
上官元让带人又冲杀了一段,还是没看到一个敌人,这时候,他已开始察觉出不对劲了,己方的动静闹的这么大,就算敌兵睡的再死也应该听到了,怎么没看到人从营房里出来呢?
想到这,他心中一动,难怪,对方早有预料自己会来偷营,而事先部下了埋伏?
他又摇摇头,钟文不是神仙,怎么可能会算准自己要来偷营呢?转念一想,管他呢,就算有埋伏又能如何?自己还是会杀他个片甲不留!想罢,他又加快脚步,继续向中军帐方向冲去。
很快,中军帐已遥遥可见,但就在这时,忽听周围鼓声四起,人喊马嘶,紧接着,在中军帐的后侧涌出来无数身穿红盔红甲的兵将,这支人马出来之后,列起方阵,长戟兵在前,长矛兵在后,再望后看,是清一色的弓箭手,这还不算,在上官元让的两侧、背后三个方向又都各冒出三万有余的敌兵,灯球火把,亮子油松,将营寨照的亮如白昼。
“啊——”天渊军士卒此时无不脸色剧变,靠近上官元让的两名千夫长异口同声地叫道:“不好,上官将军,我们中计了!”
钟天有四子,分别说钟武、钟文、钟广、钟正。老大钟武勇猛,灵武修为也精深,老二钟文善谋,熟读兵书战策,老三钟广颇具其父之风,心计重、城府深,至于老四钟正是四子中最无能的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
这次钟文统兵出征,其实他也看出地方军战力太弱,若是带在身边,不仅对自己不会有所帮助,弄不好还会拖累自己麾下的中央军,所以干脆让其打头阵,若能消耗唐寅军团自然最好,自己便可乘虚而入,打对方个雪上加霜,若是不幸被唐寅军团歼灭也不可惜,这对他整体的战斗力影响并不大,而且这么做还有一点好处,能让对手以为他的贪生怕死的昏庸之辈,从而掉以轻心。
地方军在三池城杀掉主将肖魁,临阵倒戈投降,钟文当然也得到了消息,对此他倒是十分惊讶,不过他惊讶的并非是地方军的临阵倒戈,而是唐寅军团竟然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三池城,由此可见,关南郡早已与唐寅私通。
那么现在他所面对的敌人就不只天渊郡这一地,还多了个关南郡。认识到这一天,钟文统帅的中央军到了金光郡和关南郡的交接处后便未再继续北上,而是安下营寨,并把营寨扎的十分结实,做出驻守此地,与关南郡长期对战的架势。当然,没有急于北进他还有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等后方的宁军上来。
无论是出于私心还是实际情况,四十万之众的宁军都应该是与唐寅决战的主力军。
所以上官元让在观察的时候,发现钟文营寨的外围即有寨墙又有拒马,这明显是为阵地战准备的,只是上官元让不懂这些,看罢之后也没往心里去。
唐寅几乎是兵不血刃地招降了二十万的地方军,钟文也在考虑,现在士气正盛的唐寅军团会不会趁机反攻自己的中军,为了预防万一,他在营寨里做好相应的防备,并把十五万的中央军统统埋伏起来,并有意示弱,让营寨看上去疏于防范,引对方来偷袭。
两军对战就是这样,主将挖空心思想出的谋略,若对方未按他当初设想的那么走,谋略就变成了无用功,多此一举,而一旦对方真按照他的计谋来了,便可出奇制胜,所用的计谋也会被记入兵书战策,广为流传。
战争的胜利于否,主将是否是克敌制胜,当然和主将的深谋远虑有关系,但也并非全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运气。
唐寅虽然招降了地方军,但心里没有多少喜悦兴奋的成分,地方军的不堪一击早在他的预料之中,他也没有进入金光郡与钟文作战的意思,至于上官元让的草率出击那就不在唐寅的预料之中了。
此时,上官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