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弯下腰身,连连咳嗽。后面的侍卫们一边用袖子遮住口鼻,一边冲到许冷之近前,大声叫道:“将军危险,快快退出去吧!”
他还想把左右的众人都推开,可是剧烈的咳嗽已让他使不出来力气。他任由侍卫们把自己搀扶出甬道,同时断断续续地说道:“救火……赶快叫人来救火……”
众侍卫们暗暗咧嘴,这火要怎么救啊?
如果暗仓在一处开放的地方,那还好说,可是暗仓深入地下,还得穿过这条长长的甬道,此时里面全是浓烟,人们连呼吸都困难,还何谈救火?
不管能不能把暗仓里的火势扑灭,该做的人们还得要做。侍卫们组织人力,以汗巾蒙面,提着水桶,如敢死队似的向甬道里冲锋。
可是甬道里已经无法视物,眼睛也睁不开,人们只能凭感觉的把水桶里的水泼出去,至于到底有没有泼进地牢里,那就不得而知了。
可以说抢救暗仓的火势,比抢救明仓的火势要难上好几倍,即便救火的人再多,进入甬道时也只能一个跟着一个的鱼贯而入,而且带进去的水也未必能浇对地方,如此一来,暗仓的火势又怎么可能被扑灭?
一个晚上,许冷之在蒲丰城内精心布置的两座粮仓双双起火,要命的是,明暗两仓的火势又都控制不下来,看着失控的火情,嗅着粮食烧焦的糊味,人们无不是心急如焚,却又毫无办法。
直到第二天下午,两座粮仓的火势才渐渐弱下去,但同样的,囤积在两座粮仓里的粮食也大半被焚毁殆尽,即便剩下了一些,也是被烧得又黑又焦,难以再供人食用。
只是一天的时间,着急上火的许冷之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多岁,老头子的脸色失去原本的红润,双目也失去了神采,嘴唇上起了一层水泡,就连头发看上去都斑白了不少。
守城靠的是什么?一是战力,二就是粮食,没有了粮食,再强的战力也只是空中楼阁,难以持久。许冷之深知其中的利害,两座粮仓同时被毁,他又哪能不着急上火呢?
对于玩忽职守的陈忠,许冷之连犹豫都未犹豫,当即下令处斩,至于同样有失职之嫌的蒋松和丁又春,许冷之还算网开一面,给他二人各降三级,并罢黜两人的爵位,以观后效。
虽然严惩了失职的将领,但对于大局却是于事无补,蒲丰城内的情况一瞬之间急转直下,由原本的轻松防御变成岌岌可危,恐慌的情绪开始在全军中迅速蔓延开来。
失去了囤积的粮草,对于将士们而言就等于失去了主心骨,莫军上下,人心惶惶,仿如大难临头。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打乱了许冷之的计划,他原本想坚守蒲丰,把风玉联军拖垮,可现在没有了粮食储备,坚守蒲丰成了一条死路,许冷之只能被迫改变战术,由‘主动防守’变为‘被动突围’。
可是,莫军现在想突围出去,又谈何容易。
蒲丰城内的大火给了城外风军一个明确的信号,潜伏于城内的大王业已偷袭得手,现在蒲丰城已成为绝地,里面数十万的莫军绝不会坐以待毙,唯一的出路就是向外突围。
风玉联军不再强攻蒲丰,而是坚守营寨,布置营防,作好应对莫军突围的准备。
果不其然。在蒲丰粮仓被烧毁的两天后,深夜,许冷之兵分两路,一路向南,一路向北,两面出击,分头突围。
许冷之安排的也很巧妙,向南突围的那波兵力较少,只有十万左右,而向北突围的那波才是主力,由他亲自率领。
就目前的战局来看,北方是风军攻占的地方,以风军的心理来判断的话,莫军是不可能向北突围的,最有可能突围的方向就是东或南。
许冷之正的利用风军的心理,分出十万将士做出向南突围的假象,把风玉联军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南面,然后他再率主力大军由北突围出去。
这样的布置,可能导致十万的莫军全军覆没,但至少可以保障主力大军幸存,也是值得的。
不过,许冷之会精打细算,会逆向思维,可风军那边的将帅们也不是白给的,尤其是平原军主帅萧慕青,经验丰富,又老奸巨猾,在战场上比猴都精,在己方占据主动的情况下,他又怎会给敌人留出漏洞呢?
当莫军主力向北突围的时候,正好碰上了被萧慕青安排在北营的第九军。
第九军曾在许冷之的手上吃过大亏,损兵折将无数,副帅石乐宣也惨死在两军阵前,齐横对许冷之早已是恨之入骨,现在终于抓到报仇雪恨的机会,他又哪能放过?
等莫军主力开始强攻风军北营时,齐横直接下令,打开营门,第九军全体出战。
莫军将士们正费着九牛二虎之力想强行把风营辕门撞开,结果风军倒是主动打开了辕门,紧接着,重装骑兵从里面狂奔出来。
双方都没有正式的交手,仅仅是重装骑兵冲出来的一刹那,营门外的莫军士卒就被踩死一片。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