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越可怕的是越有魔力, 老太太很时髦,很愿意去电视剧拍摄景点打卡。
三小只同学也没意见。
如果不是现在天冷了, 他们在小区泳池旁边撑起遮阳伞, 然后捧着椰子喝都没问题。
三代人达成统一意见, 自然就没问题了。
朱莉也想回香港。
因为她父母移民去加拿大几年之后, 发现生活质量并没提高,反而降低了,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改善。
他们惊恐会在香港涌动的红色-革-命也没发生,甚至大陆的官方都不再提这些事。大家的关注点全放在了如何挣钱这件事上。
所以今年,他们家借着回乡祭祖的机会,决定返回香港。
不出意外的话,大概就此便留下。
周秋萍觉得挺好的。90年代是香港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赶上红利期,好好过日子,绝对不亏。
临出发去香港前,她开启疯狂出差模式,一口气签了17份合同,涉及36块地和42个物业,总共支出了4亿元。
银行都等着过年了,还要跟着忙碌一通,实在辛苦。
行长还特地跑过来,试探周秋萍的风声,贷款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给她放下去?
这话多有意思呀,好像是她不想要贷款一样,明明是银行卡着不放。
可双方都心知肚明,银行不过是个背锅的,怪也怪不到它头上。
周秋萍笑了笑,顾左右而言他:“新年快乐啊,给您提前拜个早年。”
行长自认为领会了她的意思,以为她要借着过年的机会去好好公关,瞬间就放下心来,笑容满面道:“那你也祝你新年快乐,一定能过个好年。过完年了,肯定会更红火。”
周秋萍打着哈哈,谢了他的吉言。
出了银行,她就风风火火跑港口了。
说来也有意思,越临近除夕,火车反而越空旷。大学生早就放假,农民工也在好几天前就开始返乡,倒教她一路顺利。
待搞清楚几个港口的位置,她就明白为什么内河集装箱运输不行了。
跟规划有关系,铁路沿着长江水路网的走向不科学,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大量货源弃水走陆反而方便实惠。
能看到废弃在仓库里的集装箱时,她又明白为啥这些集装箱不能租给外贸使用了。
因为规格不对。
这些集装箱并非按照国际标准尺码建造,除了少部分5t箱之外,大部分都是其他尺寸。
如此一来,除非他们专门用来跑内河,否则走国际航线问题很大。
也难怪他们懒得折腾了。
好在周秋萍不指望用它们来跑运输,自然不在乎尺寸。这就好像搭积木一样,你有什么样的材料,你就盖出什么样的房子好了。
大概也正因为如此,长江的集装箱公司对这批箱子很好讲话,直接按照回收旧金属的价格打包卖给了周秋萍,近乎于白送。
付了钱,明确了所有权,周老板又马不停蹄飞到香港。
作为在国际上和新加坡齐名的重要港口,香港的废旧集装箱也不少。这几年国际航运市场上差不多40的新增集装箱都是用来淘汰旧集装箱。
周秋萍想购买,倒不必担心市面上没货。
她也不担心集装箱房屋的稳固性,甚至不在意如何打地基这些问题。因为建筑师不至于这点基本功都没有。
她真正关心的点在于房屋的舒适性,闷不闷得慌?能不能改造的冬暖夏凉?
金属的保温性能太差了,如果不采取处理措施的话。任何人待在金属罐子里,冬天都能冻成狗,夏天又能直接把自己变成一道蒸肉。
作为甲方大佬,掏钱的人,周老板的气势很足,往桌边一坐,就开始叨叨叨提要求。
第一点,必须得保温性能好,都说冬暖夏凉,你也起码得跟正常屋子差不离。
第二点,水电有保障。这是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最基础的生活设施肯定得有。
第三点,卫生间得设置。虽然她可以搞公共厕所,但人三急的时候还要一溜儿跑老远,那不是活受罪吗?
第四点,隔音要做好。你开个店,人家住在里面,结果隔壁打个嗝放个屁,旁边都听得一清二楚,那还睡什么觉啊?
从40年代开始,集装箱运输就逐渐成为货运的主流。半个世纪下来,废弃的集装箱多了,有经验的建筑师自然也就积累了一肚子门道精。
对于客户的要求,对方认为完全不是问题,还主动询问:“有其他要求吗?”
周秋萍本来有点心虚,但一想自己掏出去的是真金白银,她的底气就又足了,还能大胆地提出要求:“能自主发电吗?应用电板进行发电,满足房屋自主需求。”
她煞有介事地强调,“我希望的集装箱建筑,面向未来,面向科技,能够实现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
她这一嘟嘟的要求,近乎于满嘴跑火车。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