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鹤仪目光落在容语身上,失笑道,“卿言,你坐镇中军,我倒是放心,就是王桓,我就怕这小子不要命,你得看着他点。”
容语颔首,“一定的。”又肃然看着许鹤仪,察觉他眉宇里的暗沉,正色道,“许兄,你有你的战场,你需要盯着户部与兵部,兵饷不能迟,决不许任何人给前线战士拖后腿。”
以许鹤仪制许昱,是最好的法子。
许鹤仪长长一拜,郑重道,“定不辱使命。”
容语含笑,待要上马,忽然瞧见不远处的官道上,一辆宽大的马车格外显眼,车帘掀开一半,瞧不清里面的人影。
她知道,那是朱承安。
容语出征前,去东宫与他道别,朱承安托病不见,只让刘吉转达,让她小心身子,一定要安全回来。
容语朝着他的方向长长一揖,旋即翻身上马,迎着烈日,扬长离去。
衣摆掠过一阵又一阵风,她如被清风载送,一瞬消失在山头之后。
再望那王桓,他一身银甲混在人群中倒是显眼,隔着老远,都能听到他呼朋唤友,已商议回京去哪儿庆功的朗笑声。
朱赟嫌弃地啧了一声,“本性不改,欠我的席面还没还呢”
许鹤仪则负手一笑,目色幽幽长望远方。
黑压压的铁甲军如游龙,蜿蜒过一个又一个山头,一道红色的身影从中一闪而过,如霓虹划过长空,令山间翠墨失色。
清风将王桓的只言片语送入他耳畔,许鹤仪不由感慨,
年少的肆意风华已经不再,他们都成了守护万家灯火的逆行人
容语纵马越过数个山头,望见侧前山坡之上有一望亭。
日头被侧山的松影遮去半个,松风阵阵,一青衣男子当风而立,清隽的眉目深邃无澜,与那山色融为一体。
他的目光隔着层层松柏望了过来。
容语犹豫了一瞬,调转马头,穿过一片松林,跃上山头,来到亭下。
一身着褐色布衣的女子立在坡下,望见她,立即上前屈膝行礼,
“奴婢玲华给监军大人请安。”
女子眉目柔静,眼角含笑,生得不算美,却给人没由来的信赖感。
容语看了她一眼,颔首算是回礼,将马缰递给她,往上方的望亭走去。
谢堰眼底微微渗了几分笑意,目光落在她胸前半幅银甲,笑意又转瞬即逝。
他长长一揖,“匆匆回京,在此处设一薄酒,与你送行。”
往正中一指,一块牛皮软垫上,搁着一小案,案上置一酒壶并酒盏。
容语掀起蔽膝,在他对面跪坐,谢堰随她一道坐下,亲自替她斟了一杯酒,又给自己斟满,朝她示意,
“先干为敬。”
“多谢。”容语一饮而尽,放下酒盏,定定望他,“可是有事?”
在她看来,谢堰无事不登三宝殿。
谢堰眸色一顿,望亭外那女子一指,“她是我培养出来的密卫,名唤玲华,擅长蒙语,曾跟着商队去过鞑靼肯特汗山下的巴托城,也识得蒙兀贵族,你带上她,一来或许于战事有用处,二来”
谢堰说到此处,眉目在她明致的面容一落,“你是女子,在军营多有不便,有她给你打掩护,你会轻便许多。”
容语稍稍一怔,断没料到谢堰替她考虑这般周全,她郑重一揖,“多谢好意,那我便领受了。”
她又往玲华看了一眼,恰才便觉此女气度不俗,不成想是谢堰的密卫,还出入过巴托城,据她所知,巴托城是蒙兀的国都,与京师相隔上千里,此女能有这般能耐,着实罕见。
谢堰再道,“你放心,她今后是你的人,再与我无关。”又将玲华身契等一应文书递到她手中。
没有把玲华当眼线的意思。
容语这下着实有些撼动,接过文书,望着他欲言又止。
谢堰含笑,“她有功夫在身,不会拖你后腿”
寥寥数语,释去她所有的顾虑和担忧。
容语反倒不知该说什么。
“此外,”谢堰又将身侧一包袱递到她身侧,“我曾在宁夏凉州待过一阵,那里白日热,夜里凉,你出行的匆忙,怕是没备一些皮子之类,这里有护膝皮套,还有一副金丝软甲,你该用得上”
“”
容语握着文书,手心慢慢渗出一些汗渍,有些无所适从。
她与谢堰一直算对头,她也从未放松过对他的警惕,他该也是如此,或许某个时刻,他们曾算计过如何悄无声息弄死对方。眼下谢堰对她关怀备至,处处周到,容语摸不着谢堰到底打着什么主意。
谢堰眼风微微一扫,便知她心里琢磨什么,语气带着几分调侃,“密诏在你身上,我不希望你出事。”
“原来如此。”容语闻言反倒失笑,将文书塞入那包袱里,抱在怀里,脸上的笑容自在少许,“不管怎么样,还是要谢你好意。”
松风拂过,他眉目清俊如画,细看仿佛还有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