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让人大臣写了一首诗:
“四鼓冬冬起着衣,
午门朝见尚嫌迟。
何时得遂田园乐,
睡到人间饭熟时。”
后来皇帝们实在是受不了了,便改成了三六九上朝。
即便是如此,朱翊钧也不想上朝,实在是太累了。有张居正处理这些琐事难道不好吗?他不比自己处理的好?
可是眼前的情况看得出来,事与愿违啊!
戚继光都有了这样乱七八糟的想法,何况其他的臣子?
有些事不能光看说,要看怎么做。你对外怎么说,他们该不相信还是不相信。
朱翊钧看着戚继光,继续说道:“朕觉得自己还年轻,朝堂上的事纷繁复杂,朕还有很多事要学习。如果真的因为朕年轻而耽误了大事,那朕就愧对大明朝的列祖列宗了!”
闻言,戚继光满脸的感动,跪在地上说道:“陛下圣明,是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厚,请陛下恕罪!”
戚继光说这些话的时候满脸的感动,态度也一样的真诚。
对于一个臣子来说,能够遇到这样的明君圣主,是一件非常非常值得自豪和感动的事。虽然皇帝没有做什么明君的事情,但是能知人善任、自我认知清晰的皇帝就已经足够成为一个明君了。
在戚继光的心里面,当今陛下就是这样一位皇帝,年纪虽然不大,但是自我认知清晰、能知人善任。这一点从皇帝对张阁老的信任当中就能看得出来,有大气魄、大度量,很难得。
看着一脸自我感动的戚继光,张居正笑眯眯的没有说话,他还不想告诉戚继光真相。
既然你是这么想的,那你就这么想下去好了,回头让历史的史书上也这么记载,君臣相合的佳话就这么来了。
至于说皇帝比较懒惰、不想上朝,这种事是绝对不能记载的。如果有人说的话,一律严惩不贷。居然敢造谣?
朱翊钧看着戚继光的表现,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然没有和张居正交流过,但是朱翊钧的心里边的想法和张居正一样。自己根本就不是为了偷懒,自己这么勤劳的皇帝,怎么能说是偷懒?
这是一个皇帝的大胸襟、大魄力。
朱翊钧走到戚继光的面前,伸手将他搀扶了起来,笑着说道:“爱卿快快请起,这也不能怪爱卿。坊间各种各样的传闻都有,实在是对朕误解太多。”
“现在爱卿已经知道了,爱卿也就不要多想了。这次朕把爱卿找回来,是商量辽东一战的。朕想要一战平定辽东,这件事还是要交给爱卿来做。”
“兵部和户部那边的人也已经安排好了,这件事就交给先生来主持,你们要好好的制定一个完善的计划。这一次朕要一战定辽东,爱卿有没有信心?”
朱翊钧一脸信任的看着戚继光,满满都是期待。
闻言,戚继光连忙点头说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和希望!这一次一定能一战定辽东,让大明辽东再无边患!”
听了这话,朱翊钧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如此就最好不过了。”
说完,朱翊钧又转头看向身边的张居正,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关于朕亲政的事,就交给先生来办吧。”
“是,陛下。”张居正在一边点了点头说道。
听到皇帝这么说,张居正的心里面是有一些复杂的。一方面是松了一口气,另一方面也是有些失落。毕竟掌握了权力这么多年,突然间就交出去,还真的是有些让人不太适应。
不过事已至此,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如果自己再不交权的话,那朝廷上下真的就出问题了,最后的结果可能不是很好。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就麻烦了。
自己和皇帝还要留一段佳话在历史上。想到自己和皇帝能名垂青史,张居正心里面就好受了不少。
朱翊钧在旁边一脸严肃的说道:“先生,朕觉得这件事一定要大办特办,要让全国上下的人全都知道,以免他们再胡说八道。”
“先把消息放出去,等年后再办。过了年之后又要在辽东作战,所以这件事就等作战之后再办。不过在办之前,还是要慢慢来的。朕准备先祭祖,然后再祭天,等到这些都做完之后,朕再正式亲政。”
闻言,张居正的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神色。
皇帝,能不能不把拖延说的这么高大上?这么理直气壮?
自己怎么教出来这么一个学生?
先放出消息安安人心,然后把这件事拖到年后;年后还要准备在辽东打一场大仗,这一仗什么时候打完还不一定;打完了仗之后还要准备祭天、还要准备祭祖,这些东西折腾下来,估计大半年都过去了。
张居正也不敢再说什么,如果再说的话,恐怕皇帝就要搞一个封泰山了。
朱翊钧也没有办法,他其实也很想去泰山。
历史上的皇帝搞臭名字的事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这个“泰山封禅”就被宋朝的一位皇帝搞臭了。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