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之后,朱翊钧的目光越来越明亮,也越来越坚定。
这件事一定要做,这一次绝对不能退缩!
大明的这一块顽疾,绝对要给他弄下去!
皇帝召见了戚继光,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
皇帝为什么召见戚继光很快就有消息传出来了,说是皇帝对戚继光很不满,说戚继光弄了这么多美女进京。
戚继光这是被训斥去了,这让不少人都幸灾乐祸,该,让你得瑟!
辽东这一仗让戚继光的声威大震,所有人都知道他肯定会得到皇帝的重用。戚继光本身就是皇帝看重的爱将。又是张阁老推荐的人,这一次肯定飞黄腾达了。
谁知道小搞小闹就闹出了这么一个幺蛾子?
也有人在感叹戚继光是个聪明人。
一时之间,众说纷纭,但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谁也不知道。
只不过没过几天,宫里就传出了消息:皇帝要给戚继光封爵了,而且要封的是伯爵。
同时也有另外的消息传出来,说皇帝觉得现在的爵位太少了,比如这一战辽东那么多人立功,结果只有戚继光一个人封爵。
当今陛下觉得这样不合适,需要给更多的人封爵位。皇帝有意把之前的伯以下的子爵和男爵捡起来。
并且似乎要重新划分爵位的等级,据说要将所有的爵位划分等级,每一个爵位分三等,传一辈降一等。
这个传言一出来,整个京城都乱了套了。
有的人支持,当然是没有爵位的人支持了,尤其是这一次在辽东之战中立了功的那些人,他们非常想要一个爵位,哪怕是一辈下降一等等的也很好了。
据说啊,戚继光这一次封的就是一等伯。他的儿子将来可以成为二等伯,孙子是三等伯,玄孙就是一等男,这足够戚继光他们家传多少代了?
从戚继光开始算,足够他传承九代。
这消息一出来,满朝哗然,谁不想拥有这样的爵位?谁又不想拿到这样的爵位?
甚至有传言,有大功于朝的文官也可以封爵,只不过是文官爵位。
这种爵位实在是太香了,香得要命!
而另一些人发慌了,就是现在身上有爵位的人。
如果突然涌现出一大批有爵位的人,那自己的爵位就不值钱了。如果大家的爵位都只能降等袭爵,那你们现在这些世袭罔替是不是就有些扎眼了?
你们家的爵位让人看着眼红!
很多人明白,如果被人看到眼红可不是什么好事。短时间内不应有问题,但是那么多人盯着你,你迟早要出事。
一时之间,京城上下议论纷纷。
这些消息当然全都是朱翊钧放出去的。
此时,他的面前放了很多的本子。这些本子记录的全都是消息,都是从外面收集回来的各个阶层的反应。
文官封爵的消息自然是朱翊钧放出去的,这只是给文官画一个大饼,但绝对不会实行。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朱翊钧甚至可以制定一条规矩,叫做非军功不可封爵。
要引导民间和官场上向武的习气,不能总是东华门外唱名方是好男儿。
大明的文武地位已经有些失衡了,明初的时候还好,现在已经有点像宋朝靠拢了。再这么搞下去,迟早要出事。
很多文官和士绅已经不把军户当人了,让人家玩命干活,然后你玩命克扣人家的粮饷;打赢了是你的功劳,打败了全是我的罪责。
这会导致士气不振、军心不稳,明军变得不能打。这种风气要不得!
要让爵位重新被尊重,同时也要让他们流动起来,否则全都是那些人在上面蹲着。下面的人上不来,怎么有奋发向上的动力?
从现在的情况上来看,反应还好,民间和武将支持得比较多,这里面包括很多能打的将领,包括经营和平定辽东、西北的一些将领。尤其是这一次有功劳的人,眼看到手而且能传代的好东西,怎么能扔下?
除此之外,文官阵营反应也不大,但是反对的不多,大家都在默默地等待看着。只剩下一小撮勋贵和勋戚,这就让人有些意识到问题。
显然,皇帝这一次把目标定在了勋贵勋戚的身上。
大明在京城的一共有三位国公爷,原本排名第一的应该是成国公朱希中。只不过现在朱希中没了,朱应桢继承爵位之后,地位自然大不如前。
英国公张溶,如果他在的话,也应该能说了算。现在也死了,他儿子张元功继承了学位,地位就差得远了。
现如今三位国公里最有权势的是定国公徐文壁,可以说是现在大明的军方第一人。
爵位改革的消息出来之后,京城中很多拥有爵位的人家都坐不住了,第一时间就跑到了徐文壁的家里,摆出了“你可是大家的老大,这件事你可不能不管”的态度。
这些人搞得徐文壁是一个头两个大,甚至每天去当值都会被人烦得不行。所有人都在左右试探他想要怎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