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朱棣才会在长平布政司这边设置一个大局,要看黄昏到底是红脸还是黑脸,不论是哪一个,朱棣隐然有个预感,他和黄昏之间的君臣之争,将会逐渐拉开序幕。
康宁闻言愣住,“陛下,难道这一次长平布政司那边,会发生一场牵扯到鞑靼,黄昏,两位王爷的混乱战事?”
这可不是好消息。
朱棣起身来回走动,情绪复杂思绪万千。
局势确实复杂。
最难的问题在于中南半岛那边才刚刚打下来,需要大量兵力驻防,同时开采矿产运送资源这些,都需要大明雄师的兵力保证。
所以漠北这边缺少兵力。
若非如此,朱棣根本不用猜忌黄昏,直接将大军拉到长城防线上即可。
现在朱棣甚至怀疑,打中南半岛是黄昏故意为之,目的就是牵扯大明最强的力量下南方,他则可以在北方放心经营。
想到这朱棣长叹了口气。
该来的始终会来。
等着看罢。
看老二和老三这一次能否将黄昏的底牌逼出来。
一座衙门皆贪官?
底牌?
当然有点,但是不多,够用就行。
朱棣就在顺天。
不管朱高煦和朱高燧有多疯狂,总不能不顾及朱棣的感受,何况还有张辅、亦失哈坐镇这边,根本不用担心被绝对兵力碾压。
一千鞑靼人组成的蚍蜉义从来拱卫安全,足矣。
问题在于庆州。
许吟夫妻现在究竟是什么立场,这让黄昏有点担心。
担心无用。
唐青山已经去了鞑靼区域,让那一千蚍蜉义想办法穿越过草原,悄无声息来到兀良哈区域,这有点难度,很考验呼兰巴特的能力。
但黄昏相信呼兰巴特能做到。
在加入蚍蜉义从之前,呼兰巴特可是一位万夫长,换句话来说,相当于大明这边的实权将军。
岂是庸才。
另外,唐青山的老婆张涟也出发了,去找另外一个人,只要那个人出手,不管是朱高燧还是谁,都不可能在这片区域对自己构成威胁。
除非是朱棣。
但朱棣应该还不至于在这个时候和自己图穷匕见。
所以黄昏该干嘛干嘛。
长平布政司衙门,房宇简陋,人员简单,和不远处布政司新衙门工地上的热火朝天不同,旧衙门里一派冷清。
没办法,人少。
除了黄昏这个布政司使,还有一位布政司参议,一位布政司参政,两位布政司经历,一位布政司理问……然后就没了。
剩下的全是吏员。
也就是说,在黄昏来之前,这个布政司只有五位官员。
精简得太厉害。
布政司参议原本应该有两位,左右布政司参议,皆是从三品,布政司参政也一样,但在长平布政司,都只有一位,且全部是从五品。
至于布政司理问,是理问所的负责人,掌勘核刑名案件,主要是和提刑按察司那边接口工作,官品一般是从六品,长平布政司这边倒是没削,依然保持着从六品。
此刻几个大佬们齐聚一堂。
长平布政司参议李友边,洪武年间进士,科举之后外放地方,不显山不露水,就这么一步一步做到了布政司参议,然后打下兀良哈后,朱棣让吏部那边一纸调文,将李友边调到了长平。
还被贬官了。
李友边也是郁闷,不过郁闷归郁闷,他可是看见了机会。
所以来赴任了。
当然,也由不得他不来赴任。
如果长平这边能发展起来,他作为参议,将来极有可能成为长平承宣布政司的左右使之一,如果官品再提升起来,那可就是一方封建大吏。
再做出点政绩,原本无望的六部尚书,也是大有可能的。
李友边一身富态,大腹便便的坐在椅子上,喝着热茶,尽管屋子里有火盆,还是冷得直哆嗦,谄媚笑着问黄昏,“黄使,你看这鬼天气冷得,新的布政司衙门还有多久才能竣工?”
黄昏搓着手,掐指一算,“按照工期来看,大概得要个一个把月吧,再装修一下,快了,年前我们就能搬进新衙门。”
布政司参政梁道笑眯眯的,“李参议着急个甚,咱们好歹还有火盆烤,也不担心吃住问题,你去看看兀良哈那些牧民,有多少人能像咱们这般,今年这个冬天如此寒冷,本地又才从战事中安定下来,依某看来,今年这个冬天,会冻死不少人。”
梁道说到这里,很少戚戚然,一副悲天怜人的读书人形象。
梁道显然是寒门出身,形容矍铄,皮肤黝黑,留着山羊胡须,咋一看,似乎是个老学究,穿得也很节俭,官服里面的衣服,因为过水太多,有些泛白。
很有些清廉官吏的形象。
梁道年纪很大。
已经年过五旬,他和李友边不一样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