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多发掘相应的商贾吧,等这件事情做好了,到时内厂定制度,再开设区域性商会,帮助内厂分销生产的东西。”
“喏!”
皇店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初创之际的确帮内廷赚到不少银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渐渐的变了味道。
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内帑若真想多开辟财源,就要隐去内廷的属性,不要打着皇室的旗号,一切以市场经济为核心发展,不然不仅会被人盯着,关键负责皇店的人,还会做出损害皇室的事情。
“这次朕视察慰问在皇庄豢养的遗孤,你们内厂这边做的不错。”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开口说道。
“将遗孀遗孤的安置事宜,全权交由你们内厂负责,朕希望内厂要切实做好此事,别亏待了这些可怜的群体。”
王承恩说道:“皇爷您放心,遗孀遗孤的具体事宜,一直都是奴婢亲掌的,断不会出现任何苛待的事情发生。
若是发现所涉皇庄,敢有苛待遗孀遗孤者,奴婢会第一时间处置,这些事情,奴婢在内厂这边,都再三强调过。”
作为大明的天子,需要崇祯皇帝分心去管的事情太多,像一些具体的事宜,崇祯皇帝不可能事事都管,所以交由信任的人去分管,便能最大限度的确保,在执行层面不会出现什么纰漏。
“王伴伴办事,朕还是放心的。”
崇祯皇帝放下茶盏,面露微笑道:“对了,王伴伴,朕此次去视察慰问,觉得有件事情要办一下。
从锦衣卫督办袁案开始,这就像是触碰到某些人的利益了,以至于他们在暗地里操控舆情,传着颠倒黑白的舆论,这是件很不好的事情。
甚至有些都涉及到战死的大明英杰,这显然触碰到朕的底线了,针对这件事情,朕准备以邸报这种形式,在民间创设一种刊物。
名字朕都想好了,就叫兴国日报。
你们内厂这边,先在京城这边,考察一些有良知的读书人,主要以那些科举无望的群体为主,朕要靠兴国日报,来掌控所谓能被左右的舆情。”
“皇爷,这些事情内厂能做好。”王承恩想了想,欠身道:“但是这兴国日报的内容,还有相应的运行目的,都是什么?”
“这个等朕写好了,将详细的制度列好,会交给你的。”崇祯皇帝说道:“先把相应的人手招募够了再说。”
“喏!”
随着锦衣卫督办袁案的深入,崇祯皇帝觉得掌控舆论权的谋划,是时候同步进行了,日后在大明治下,不仅会有报纸这一产业,还将衍生出读报人这一职业。
能左右局势的舆情导向,被大明文官群体掌控,被清流、读书人掌控,这对崇祯皇帝来说是不行的。
他要通过自己的方式,来一步步收缩上述特权群体,所不该掌握的那些东西,大明之所以会乱,就是给予某些特权派太多好处,叫他们忘乎所以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韩元辅,难道你们内阁这边,就真的只眼睁睁的看着陛下,在错的路上越走越远吗?”
刘宗周情绪激亢,看着韩爌、周道登这些内阁大臣,义愤填膺的说道:“自陛下凯旋归朝以来,便放纵厂卫,偏信朝中奸臣,重用酷吏,视我大明法纪于无物,甚至违背我大明祖制!
姑且不提袁崇焕一案,单说孙传庭这一酷吏,自赴任顺天府尹以来,凭一己之言,哄骗天子,在崇文门税关安插亲信……”
被不少官员围着的韩爌、周道登等内阁大臣,听着刘宗周高谈阔论之言,一个个皆露出复杂的神情。
近期国朝发生了什么事情,天子又有怎样的变化,他们心里比谁都要清楚,但他们又能改变什么?
从军机处特设起来后,天子来文华殿理政的次数减少了,但对于内阁的要求,却相应增加不少,韩爌他们明显能感受到,天子对内阁的权力,无形中放宽了不少,但这种压力也环绕他们心头。
“诸君,诸君!”
韩爌心里暗叹一声。伸手示意道:“若只是为崇文门税关一事,本辅觉得可去户部那边,找毕尚书研讨此事。
本辅所知道的情况,这崇文门税关变动一事,是毕尚书分管,孙传庭主抓的,若是顺天府衙那边,在这件事情真有做的过激,可叫毕尚书具体负责。”
就当前这种复杂朝局,还有被崇祯皇帝隐晦的强迫,全面履行内阁首辅的各项职责,叫韩爌已有心力憔悴之念。
先前在内阁主持工作,有李标、钱龙锡在旁帮衬,纵使有再大压力,韩爌也能找人替他分担。
可现在李标请辞了,钱龙锡早被天子杀了,内阁剩下那几位内阁群辅,个个都是官场老狐狸,根本就靠不住。
在不知不觉间,韩爌这个东林党的风云人物,被崇祯皇帝用自己的方式,抽掉了他所倚仗的一切。
……
当文华殿那边闹腾起来,韩爌被折腾的阵阵头大,彼时的乾清宫这边,却表现得很是安静。
“三位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