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迷而少超脱、多私欲而少公欲的社会实践,当然也会留下感觉,只是这些花花感觉可能会多一些市井味和妈咪味,与众多文化石匠和文化水手的感觉相去甚远。那么,把这两者混为一谈,是感觉崇拜者的无意疏忽,还是消费主义体制设局诱导的大获成功?
凭借科学技术,很多文化商家甚至在预告感觉工业化时代正在到来,似乎有了电子网络、人工智能、克隆技术一类以后,人们的任何感觉都可以在工作室里自由地虚拟、复制、传输以及启动运作,每一个人只要怀揣某种消费卡,都可以成为无所不能的感觉富翁。我并不怀疑技术神力,正像我相信石器、铜器、印刷、舟船、飞机、电视等等已大大改变我们的感觉机能,已经有效介入人性的演进。然而技术都是人的技术,虚拟感觉仍然源于制作者的感觉经验,因此只能是一种第二级替代品;特别是这种替代品供给被市场与利润主导的时候,它势必逢迎主要购买力,大概很难对所有的心灵公平服务。至少到目前为止,“虚拟技术已经在飞机驾驶训练、商店购物乃至个人性爱情境方面得到了运用,但设计专家们并没有考虑设计软件模拟老鼠打洞的声音,再现麻雀飞过稻田的景象,或者让人们体验握住一把沙子的感觉”(引自南帆《电子时代的文学命运》文,一九九八年)。即便有那么一天,现代科技可以虚拟死囚家属向警察缴子弹费的感觉,可以虚拟穷孩子抱着一块砖头当洋娃娃的感觉,可以虚拟抗恶者被受益民众出卖的感觉,可以虚拟脑子里一片荒原以及故乡在血管里流动的感觉……问题是:那时候还有多少人愿意选择这些感觉?
如果人们不再愿意接入这些感觉,是因为这些事件已不再存在于现实,还是人们的感官已被文化工业改造得冷血,已经对这些活的现实冷冷绝缘?
感觉是一种可以熄灭的东西,可以封存和沉睡的东西。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感觉与理智时时刻刻相互缠绕,将其机械两分只意味着我们无法摆脱语言的粗糙。正因为如此,当感觉与理性的简单对立被虚构,当感觉崇拜成为一种潮流并且开始鼓励思想懒惰,感觉的蜕变就可能开始了。一个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的过程,即思想僵化被感觉残疾取代的过程,感觉与特定意识形态恶性互动的过程,就可能正在到来。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如果还是一种有意义的行为的话,面对这种恶性互动的危机,它是否需要再一次踏上起义之途?
1999年5月
最初发表于1999年《读书》杂志,后收入随笔集《完美的假定》,已译成韩文和意大利文。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