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笔记本
1
当陈振声付出支票,从店员手中接过一个小小的锦盒,再度揭开盒盖凝视时,内心充满了幸福和感激。盒子里深蓝色的丝绒底座上,稳稳当当地嵌着一只钻戒,两个克拉的上好的火油钻,像万花筒似的闪烁着千百种异彩,衬着精巧的镶工,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完美无疵的,就像丹珍一样,也似乎唯有丹珍那双美丽而灵巧的手,才配戴这样一只钻戒。
他知道,丹珍一定会喜欢这件庆祝他们结婚十五周年的礼物。然而他也知道,她所重视的是他寄附在这件礼物上的历久弥坚的爱意。十五年来,她给他的东西太多了,温暖的家,聪明茁壮的儿女,温柔体贴的照料,比这更大的钻戒——让他拿来作为从商的资金,甚至于还有他的生命。在一无缺憾的生活中,有时会产生出很傻的念头,他惴惴然怕过多的幸福会让他承受不住,所以遭遇一些小小的打击,譬如生几天病或者一笔生意做得不太好等等,反而可以使他心安理得,甚至于有一次失窃,他执着于“财去身安”这句可笑的俗语,几乎都不想报案。
当然,凡是能够让他为丹珍尽一分心意来博取她的欢心的任何机会,是他从不忽略的。因此,早在三个月之前,他就在为将于下个星期来临的结婚十五周年纪念筹划庆祝的节目。他建议到日本去做一次休假旅行,但好客的丹珍情愿请几个好朋友到家里来分享他们的快乐。于是,他把准备去日本度假的费用,移来买了这只钻戒。丹珍并不知道他的打算,他故意瞒着她,为的是好让她得到意外的惊喜。他想象着夜阑人静,在灯下把这个钻戒套到丹珍手指上去,比十五年前在上海金门饭店的礼堂中表现同样的动作时将更感到甜蜜。
他很仔细地把那锦盒放进口袋,在店员殷勤的道谢之下,出了店门。坐上汽车,按照预先计划好的路线,去拜访几个好朋友,当面邀请他们参加他和丹珍的庆祝宴会。
走到第五家,已是上灯时分。他的一个患难之交,也是个很成功的商人吴沛炎留他吃晚饭,他起先不肯,但吴沛炎说是有话跟他谈,才留了下来。
饭后,吴沛炎把他带到他的小书房里,关上房门,轻轻地说:“孙志华昨天从香港回来,他在香港遇见一个人,你恐怕猜不到。”
“谁?”
“杨毅!”
“杨毅?”
这个名字就像一把利斧,轻易地砍落了他的记忆之门的锁,也将砍落封藏着神秘答案的箱子的锁。
“他刚从大陆出来。”吴沛炎说。
“那是当然的,以私人的立场,我们可以帮他的忙。但是,他到底是不是清白的呢?”
“据他自己说,他是清白的。”
“他怎么说法?”
“他说,当天上午,他照预定的时间打电话给你,发现对方把听筒拿了起来,可是并不说话,似乎在等他先开口的样子。这跟平常和你通话,由你先问的习惯不同,他就警觉到形势不好,把电话挂了。回家的时候,在弄堂口碰到房东的孩子,告诉他,说有两个人在家里等他,他就没有回家,买了一张车票到镇江,转扬州回如皋老家。以后大病了一场,始终没有办法跟大家联络。”
“就那样简单吗?”陈振声问。
“似乎是的。”吴沛炎点点头。
“那么,到底是怎么出的事呢?孙志华问他没有?”
“当然问了。他发誓说他不晓得。”
“这就怪了。”
“不过他分辩的话不能说没有道理。他说,如果是他告密,抓进去的不应该是这几个人。他所掌握的‘关系’都好好儿在那里。”
“照这样说,应该——”他突然顿住了,就像暗夜里穿越崎岖的小路,突然警觉到前面将有失足的危险,而猛然驻足一样。
“你怎么不说下去?”吴沛炎问。
“我得好好想一想。”他敲敲脑袋,软弱地答说。
2
陈振声记起了他失落了的笔记本。
他清楚地记得,十七年前在上海,当他获得第一份职业,开始工作的第一天,就买了那一本纸张粗劣、看起来一点也不惹眼的小笔记本。跟他的职业一样,替一个在汪伪政府做“司令”的王家当私人账房,都是卑微不足道的。
但在卑微的表面之下,他有着深深感到光荣的内容。在王家,他获得了许多珍贵的伪府军事调动及“要人”行踪的情报。在那本小笔记本里面,琐碎的、看来像是私人的零用账之中,隐藏着极其机密的联络讯号。
他住在王家,表面的工作非常清闲,唯一的干涉来自丹珍。丹珍跟王家是亲戚,她的父亲是金融界的巨头,跟伪府的要员有很密切的往还。因为如此,他不大愿意理她,但丹珍总是找机会跟他接近,光是设法推拒她的层出不穷的约会,就得花费他不少珍贵的时间。
然后有一天,他被捕了。
那是晚上十一点钟的时候,他正要上床,听差来喊他,说“司令”请他有事商量。
去到客厅,看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