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片刻就被叫醒的张新,他对于这样的情况倒是有一个下意识的反应:“匪徒内讧?是不是为了投降保命?”
“现在还暂时不知其内讧的原因,不过据说的确是对方投降了,他们的头目也在存活这四人当中,另外我们这边倒是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张千智连忙向他说明了当下的情况。
“这么说行动还挺顺利啊!”张新听到这样的情况也是放松了不少,毕竟朝鲜人马上就要到了,这事需要尽快收场才行,而这个行动的实际执行情况比预计的还要好得多,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大的麻烦了。
“那你这边先忙着,我去洗漱一下吃个早饭,就得去港口等着了。”张新见张千智这边进展顺利,当下也没再细问案情调查的情况。他现在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提前去港口等候李溰一行人的到来了。
张千智也没敢在这个时候告诉他事情虽然告一段落,但案情的调查却并不顺利,审了一晚甚至都还没弄清这帮人到底听命于谁,又为什么要对朝鲜世子发动袭击。
而这个时候真正最为轻松的人,大概就是即将抵达儋州港的李溰了。他从昌化离开的时候可没想到,这个临时加入的安南行程,算上来回途中所花的时间,竟然消耗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大大影响了后续的行程安排。
当然了,其实李溰倒也没有什么特别急迫的行程安排,毕竟后续的参观行程也都是海汉官方做主,其中并未安排对时效性有特别要求的内容。他主要还是想早些完成参观之后回到三亚,然后尽快开始真正的留学阶段。
李溰这些天有很多空闲的时间用来思考问题,他已经把随身携带的那套《崛起南海》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对于朝鲜应该向海汉学习什么,怎么学,也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各类生产技术上的效仿和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措施,而这对于朝鲜来说也是收效最直观,门槛最低的学习方向。尽管有很多高深的技术是海汉现阶段不会外传的秘技,但通过这趟参观行程,李溰也认识到海汉愿意将许多相对更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授给朝鲜,比如农技、航海、造船、制盐、采矿等等,这些无疑会对朝鲜的国力提升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李溰在出国前也曾考虑过到海汉之后要亲自学习几门先进的技术,等回国了手把手教一批可靠的专业匠人,来带动本国的相关产业发展。但到海汉实地看过之后,他觉得自己的着眼点确实低了一些,学习技术这种任务就应该交给专业人员去完成,而他该站到更高的地方,去帮助自己的国家更快地实现产业发展和国力提升。
类似福建、安南这些与海汉交好的势力,在产业发展领域对海汉的效仿和学习,都可以作为参考的成功样本。而他们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每年派了多少人到海汉留学而已,更重要的是他们如何制定了长远的目标和相应的发展计划,并且能将其贯彻实施——这才是上位者应该花时间精力去研究的事情。
这趟参观行程当中,李溰所看到的矿山、盐场、造船厂、冶炼工坊……其实这些生产场所和自然资源在朝鲜国内也都有,要如何将这些产业提升到海汉的水平,就是朝鲜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参观过这些地方之后,李溰也逐渐意识到两国在这些领域存在的差距并不是学技术或是效仿组织生产的方式就能弥补,国家如何从执政的层面去扶持这些产业,才是相当重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内容。
而儋州的情况与前面参观的几站有所不同,这地方据说是以文教产业为支柱,号称海汉国的文化中心。一个以武力和商业著称的国家,其文化中心到底会是怎样的环境,官府又是如何扶持当地的文教产业,以海汉模式培养出来的读书人与过去大明统治时期有什么不同,都是李溰十分关心的问题。
这些问题其实他也尝试过从书里寻找答案,以及向白克思等海汉高官进行咨询,但书里的记述没有详尽的答案,而白克思等人则是故意卖关子,让他到了儋州之后通过亲身感受自行去体会。
“学习是很重要的事,过去大明统治时期的儋州,大概就是教人读书识字写八股文的地方,而如今的儋州,我们会教给学生们更多的东西,让他们不但能读会写,还能把这些文化知识运用到更广的范围。至于具体能做些什么,等世子到儋州待一些时日,就能明白了。”
李溰想起之前白克思对自己所说的这番话,心中不禁在想,如果说儋州是海汉的文化中心,那自己是不是应该在儋州留学才更合适。
天明之时,李溰在甲板上看到远处海面上出现的地平线,便知儋州港已经非常近了。不过他大概想不到,就在三天之前,已经有另一支打着他旗号的船队在这里上演过一遍“朝鲜世子到访”的戏码。由于当天曾经安排了隆重的迎接仪式,本地许多民众都以为朝鲜世子那个时候就已经到了儋州,却根本不知正主直到此时才现身。
李溰在码头上见到了专程来此迎接自己的儋州地方官张新,不过他发现这位张大人的精神状态似乎不是太好,黑眼圈非常重,看样子或许是公务繁忙所致,他倒是想不到导致张新最近休息不好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