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基地中有在此留学进修的外军学员,这倒不算什么稀奇事。海汉从立国之初,就一直在对外提供各种形式的军事援助,其中也包括了为盟国培训各兵种的军官。
不管在是三亚的军事学院,还是舟山定海港的海军基地, 甚至远在异国的佐世保湾,外军学员都是常客。而这些军官回到本国军中之后,往往都会奉行海汉所倡导的军事思想和国际关系,大大增强海汉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不仅有利于海汉的军火外销,而且在战时也能更快地完成作战指挥体系的对接,与海汉组成更具战斗力的联军。
在队列行进的检阅活动结束之后, 几支本地精锐又在校场上表演了一番单兵作战技能演练。不过陆军的训练科目和标准都是由国防部制定,所以演练的项目倒也没什么新奇,障碍跑、步枪打靶、擒拿术对练等等。
白克思看完演练之后,陈一鑫便邀请他前往基地司令部,听取孙丙等人关于驻军情况的详细报告。
这种报告会一般内容都极为枯燥,白克思觉得白乐童多半待不住,便让陈一鑫安排他去参观一下城内的设施。陈一鑫欣然同意,让陈平辽带白乐童四处转转。
白乐童对于军事的了解有一多半是来自于过去这几个月的经历,他也不想在陈平辽面前暴露出自己不够专业的一面,所以在参观期间,他所提出的问题都是更接近于非军事领域。
白乐童问道:“平辽,先前陈伯父说这登州城改建之前,还从城内迁出了大量居民,但如此之大的迁移行动,中间肯定遇到不少困难吧?”
在白乐童看来,海汉要进行这么大的工程,必然要考虑本地民众的安置问题, 不管是说服、收购, 还是使用强制手段,要让民众放弃他们在城里的资产,大概都不会太容易。
陈平辽的语气却很轻松:“倒也还算顺利,登州城的情况比较特殊,登莱之乱过后,城里其实就没有多少民众留下来了。我们接管登州城的时候,城里除了官府机构和驻军之外,其他的民众主要也是官员和军人的亲属家人。”
“这些人要么跟随官府和明军撤出登州,要么就投效我国,接受北方大区的安排。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必须先离开登州城。与大明相关人员搬离之后,城里其实就已经没剩什么人了。而且我们也对外公布了登州城的改造计划,哪还有人不知趣地赖在城里,这个时候再作清理也就不难了。”
“倒是后来招工,因为登州城附近劳力不够,还颇费了一番工夫。我们把好几次工钱提高了好几次,才从附近州县招来了足够的工匠。这地方虽然是登州治所,但其实什么都缺,很多建材和工具得从福山县那边运过来,无形中多花了不少钱。”
白乐童道:“那修建这座要塞的经费,也跟青岛港一样,是由北方大区自行筹措?”
陈平辽笑道:“登州城和青岛港的造价,要远远高于北方大区同时期内的军费开支,你说国防部能这么大方替我们结这个账吗?其中大概只有一成是从军费中划拨,剩下的都是由本地财政筹措资金承担。”
白乐童道:“想必国防部是认为这两处工程的需求不是那么紧迫,所以才不愿承担建造经费吧?”
陈平辽微微点头道:“如果要等国防部划拨资金,那恐怕工期得拖上十年八年了。时不我待,既然北方大区有能力实现这些规划,就不必等那些繁文缛节的流程走完了。”
正如白乐童所想,北方大区规划的登州要塞和青岛军港,虽然军事意义重大,但并不具备需要尽快投入使用的迫切性。而且北方大区规划这两项工程的潜台词,就是要进一步扩充辖区内武装力量的编制,这并不是执委会和国防部乐于推动实施的目标。
当然了,这样的基建工程虽然耗资庞大,但并没有太高的技术要求,所以国防部能稍微卡一卡北方大区的手段,也就只有资金了。但偏偏北方大区近年来随着矿业的发展,财政状况也越来越好,竟然咬牙承担了建设经费,自行推动了这些大工程的实施。
白乐童不禁暗想,父亲白克思去参加的会议上,本地军官大概会使尽浑身解数来说明建设登州要塞的必要性,以争取执委会对这项特殊工程的认可。
事实上白乐童还是想多了一些,执委会对登州的了解程度比他可高多了,也并不反对北方大区的做法。只是出于执政者的责任,必须要了解北方大区接下来要如何使用这些军事基地,是否有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计划。
白克思是有备而来,在会议室里坐下之后,便很直接地提出了执委会所关心的问题。
陈一鑫做个手势,孙丙会意上前,开始向白克思介绍那些没有在阅兵式上展示出来的信息。
“根据军情局所搜集到的信息,大明目前仍在中原地区秘密筹集物资,近一年其工部对钢铁、硫磺、硝石等材料都加大了采购力度,我们有理由认为大明是在暗中训练火器部队。”
孙丙一边解说,一边在悬挂的地图上指出某些标注的关键地点:“沧州、德州、聊城、济宁、徐州这些地区都在大兴土木,修建城防工事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