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疯狂地叫喊着些“救命”之类的话。
在他们背后,怒不可遏的野象张开耳朵,扬起鼻子,目标明确地追向了正在逃跑的人类,刚才被子弹吓退的野象也匆匆赶到,一脚就踩瘪了面前毫无意义的金属片,像揉搓纸团一样,把可以承受撞击的钢架拧成了支离破碎的废铁。
阿斯玛以前不太信人在危急关头可以抬起汽车,但她今天有点信了——不知怎么的,头一辆车里的两个雇员竟然能在大象的追击下及时冲进大门,而后一辆车更是做了一个仿佛从《速度与激情》片场里拷贝出来的躲避姿势,歪歪扭扭地跟着冲了进来。
威尔和李扑上去,像超人一样关上了大门,露皮塔旋即将铁网恢复供电,喘着粗气的野象一看到铁网,条件反射性地停下了脚步。
那个瞬间,阿斯玛对自己的老同事们肃然起敬。
这天晚些时候,达拉加营地的雇员们站在生活区里,隔着窗户敬畏地看着铁网外的野象群。它们始终没有停下脚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伸出象鼻试探,但总会败在电流之下,最后只能将怒火全部发泄在了汽车身上,把它们踩成了两张薄饼。
不可能放任它们在这里活动,也不可能把这些已然被鉴别出身份的野象直接击毙,为了保护往来车辆,基普加各夫妇不得不暂时关闭访问渠道,把达拉加营地变成了通电的围城。但这些访问者可以选择避开,生活在营地里的人却必须面对。
他们是野象保护者。
无论如何,他们都得想出一个办法。
“再说一遍,你们要把什么运到哪里去?”
摩尔·威廉姆斯,保护组织“巨兽空间”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这天清晨接到了一通电话。他下意识地朝着床头钟看了一眼。很好。才七点。没有人应该在早上七点接到这种让人为难的活计。
“这群大象已经在达拉加边上待了四天了……”
电话那头的声音显得有些无奈。
“……你知道我没可能把车流切断更长时间,见鬼,这里距离自驾行的推荐路线甚至只有四公里远,谁知道大象会闲逛到什么地方去。在任何人受伤之前,我们必须把它们挪走。一头不少。”
摩尔短暂地考虑了一下这些话。
“你确定它们没法被赶走吗?”他最后说。
“何止是没法被赶走。这些大象在有目的性地袭击车辆和营地设施。昨天我们在摄像头里看着它们掘开地面找到了一块电线,如果当初没有设计双保险,这会儿我们可能已经有大麻烦了!”
摩尔艰难地把自己从被子里拔了起来,穿上拖鞋,开始思考该怎么帮助这些已经冲到万丈悬崖边缘的非洲象,随着越来越多细节的揭露,他抓握牙刷的力气也不自觉地变得越来越大。
对方描绘的……都是些令人不安的景象。
显然,阿伦西亚象群认为达拉加从野外绑架了这些孤儿小象,因此不知疼痛、不知疲倦地攻击营地,想让所有和小象有瓜葛的人类“血债血偿”。问题在于,它们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小象本身,而是为了倾泻自己经年累月积压的怒火,如果一代象群离开电围栏,反倒可能成为被迁怒的对象。
“它们越线了,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电话那头不断强调,“我们必须马上采取行动,老朋友,否则就会有人替我们采取行动。”
摩尔无言以对。
仇视人类是一回事,袭击人类又是另一回事。
通过这次袭击,阿伦西亚象群已经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需要被铲除的目标,不仅仅在湿地外围、在靠近人类聚居地的地方,随着游览线路的不断开发,它们在湿地深处都将再找不到藏身之所。
为了确保游客的安全,当局不可能放着这些大象在外面乱跑;为了确保族人的安全,土著居民也不可能放着这些大象在外面乱跑。以往发生这种事时,袭击案里的成年个体几乎都会遭到处决,如果旧例重演,只有一头母象能够幸免。
基普加各夫妇的判断是正确的。
被说服的摩尔立刻开始尝试提供建议。
“我记得你们有很多空圈舍……达拉加不能接纳从其他国家运来的大象,但阿伦西亚象群本就属于这条迁徙航道,并不超出许可范围,对吧?”
“我们试过把它们引进圈舍里,那不管用,触发源都在边上,接近营地只会让它们越来越愤怒。而且瓦哈里和达拉加的设立初衷是训练孤儿小象,我们并不长于为成年非洲象做脱敏治疗。”
好吧,此路不通。
摩尔坐倒在沙发里,掌根按住额头。
他还有其他顾虑——这个所谓的阿伦西亚象群是从卡拉象群里分出去的,如果把它们挪走,没人知道和它们血脉相连、甚至还常常造访营地的卡拉象群会作何反应,动物行为是很难预测的——但是现在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