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心中一动,道:“难道是郑国公魏征的后人?”
“不错。郑国公当初多次纠正太宗皇帝的过错并能提出有效对策,被人们称为魏百策。这百策楼,就是魏家人纪念先祖而开的。魏家在朝中根基颇深,本官能把人家怎么样?”
“那另外两家呢?”
“另外两家都姓张,一个是原来的清河张氏迁徙而来,如今的宰相张锡,就是张家的人。下官不占理,当然不敢拿人家张家怎么样。”
“这……”
提到清河张家,崔耕也有点傻眼。
当初对他照顾有加的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张潜,也是清河张氏之人。
让崔耕拉下脸来,劝张家放弃合法的利益,他真的办不到。
崔耕想了一下,继续问道:“那另外一个张家是谁?”
“是郯国公张公瑾的后人。”
张公瑾乃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家族枝繁叶茂。占理了还好说,若是不占理,崔耕也不想无缘无故地得罪这种世家大族。
但是,话说回来,在眼皮底下,发生这等巧取豪夺之事,让崔耕放手不管,那也不符合他的性格。
另外,这还有张廷圭还在一旁撺掇呢——
“崔相连过半的达官贵戚都能想法子说服。对付这三家,想必不在话下吧?”
崔耕听了这话,不由得暗骂了一声,不在话下个鬼哦,那能一样吗?
对于过半的达官贵戚来讲,无非是损失一年的收入而已。这是能算出来的账,只要能够弥补他们当年的损失,就问题不大。
但是,魏州三大家族要求的可是土地。而土地这玩意儿,不但每年都有收益,而且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甚至很可能,即便没有自己买地的事儿,今年这三家也得想办法将那些土地收入囊中。要知道,魏州富庶,大部分年景都风调雨顺,赶上这么一次大灾,多不容易啊。
自己让他们把吞到肚子里的土地吐出来,得付出多大的代价?付出少了,人家不干。付出多了,自己岂不成了冤大头了吗?
这可怎么办?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