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一群人杀鬼子,总比一个人杀的多吧!
很少来招兵处的杜聿明来了,军官也知道这个严厉的代师长是多么的狠,匆忙组建的十七军有两个师。一个是黄杰的2师,两外一个就是由原来的4师独立旅扩编而来的25师。师长关麟征,刚带着部队来到战场,就身受重伤,虽然坚持指挥,但25师的人都知道,这时候,都是副师长杜聿明在指挥调动。
两天,死了4000人,对于一个才一万多人的师来说,不溃败是奇迹。
督战队的机枪就架在阵地后面,只要有人往背后看一眼,就会招来子弹,更别说转身敢逃出阵地的了。
就是这样,才顶住了日军第八师团的进攻。可一仗打下来,一个师的架子都不在了,仅仅留下一个团的将士时不时的回想起战场上的惨烈。
“何耀国,你偷偷摸摸的在干什么?”杜聿明愠怒道。
“报告师座,补充团少校副团长何耀国,正在说服一个参军青年。”何耀国一本正经的指着一边的青年解释道。
何耀国还是有些急智的,25师的补充团,除了训练军官,其他的士兵都被关麟征和杜聿明送到前线,不是死了,就是在后方的野战医院里躺着。出来招兵的都是他们这些军官,按理说,一个副团长,还不足以对一个投军的青年如此看重。
但他这是在北平招兵,这里大学林立,学生从军的比例很高。有些还是很出名的学府出来的,即便是副师长杜聿明也是很看重。
“哦……”杜聿明看见了躲在何耀国身后的那个青年,和善的问道:“叫什么名字,为什么投军。”
“报告长官,我叫孟学友,燕京大学二年级学生,为抗日救国而投军。”孟学友高声回道,还学着何耀国的样子,尽量让自己站的像个军人,好让对方有个好影像,能够让他顺利的参军。
杜聿明狐疑道:“大学生,为什么不考军校?”
“这位长官也是这样劝我的。”孟学友一指着身边的何耀国,后者被点名后,挺胸站直。
杜聿明赞许的点了点头,顿时让何耀国心花怒放,别的团副都是中校,而他这个少校让他总有点抬不起头来的感觉,这都是上面没人拉一把,才让他有种有力使不上劲的感觉。这下好了,师长都知道他的能力了,这领子上的领章也该加颗星了。
“你是怎么想的。”杜聿明随即又问。
“我听说军校学员毕业后分配,自己做不得主,分到哪个部队就是哪个部队,我呢?又想抗日救国,要是万一分到军阀部队,我可不是要给军阀打内战?”孟学友担忧的说着。
“好,你入伍的请求我准了,但是你要参加军校的考试,毕业后,我自然会派人来接你。”杜聿明心说,又找到一个好苗子。
杜聿明暗自佩服自己的这个想法,在中国最大的城市,开设征兵处,就是这个好处,人才源源不断。才半个月的时间,他就招收到了一百来个学生兵,有中学生,也有大学生。这些人集合到一起训练一下,就能够组建一个教导营,为25师培养合格的士官,乃至基层军官。
不但如此,还有二千多关外逃难来的壮丁,也被拉进了25师补充团的营房,已经开始训练了。
这事别人都不敢做,就杜聿明一个人做了。25师伤亡7成以上,不招兵要么退出防区,要么就是就地解散,没有第二条路。反正是豁出去了,也就是试一下,没想到效果如此的好。
张学良一连半个月,都在他的心腹将领们商讨着整编方案。但是,一谈到裁军,要缩减军队数量,所有人都沉默不言,反而像看戏似的看着张学良一个人在台上大费口舌;但是一听到德国装备,火炮,顿时那些师长,军长们两眼就放绿光……
商讨了半个月,也没整出一个结果来。反而是东北军将领们更是有分裂的倾向,一部分老军人,以张作相为代表,认为不应该裁军,购买德国武器,一样可以整编部队。
而何柱国等人却坚决拥护张学良的建议,他们手下的部队很多都是张作霖的部下,桀骜不驯,很多都不卖他们的仗。就因为那些是跟着张作霖的老将,才让东北军军纪涣散,早就看不惯他们的不作为了,裁掉了,才是眼不见,心不烦。
可张学良为难了,这些都是跟着他爹打江山的老人,把事情做绝了,难免让人寒心。
就在他举棋不定的时候,一个消息,让他认为,不能再等下去了。
红军会师了!!!
“孙铭九,集合侍卫,小帅要出去。”送来消息的何柱国,对站在廊下的孙铭九说道。(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ot; tart=&ot;_bnk&ot;/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