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那熟悉的爆炸声,楞额礼一颗心瞬间便揪住了,不过他终究是久历行伍之人,很快便下达了让两侧两黄旗精锐加快进击速度的命令。
随着两黄旗在沙滩上激起大片的沙尘,李延庚突然掏出一枚木制的哨子猛吹起来。
一刹那,只见处在最后的长刀兵很快分成两拨,一左一右融到了两侧的长枪手里面。
等两黄旗精锐的面孔已清晰可见时,只见两侧的队伍竟然形成了一个个的小队!
小队大概是这样布置的:
两名长枪手突前,左右两侧则是各两名长刀手,中间则是三名弓箭手,弓箭手张弓搭箭分别对着三面长枪手、长刀手之间的空隙。
阵型的后面又为之一变:
两名长刀手突前,左右两侧各两名长枪手,中间还是三名弓箭手。
一个简单的鸳鸯阵!
如今的漠北,单体战力最强的自然是半牧半猎的使马索伦人,他们会骑马,能在草原上轻松地应付狼群,又能在丛林里与猛虎、黑熊、野猪搏斗,族里也以此为荣。
久而久之,索伦人碰到比猛虎、黑熊、狼群差得多的人类完全没有心理上的障碍,而与猛虎、黑熊、狼群的搏斗中锻炼出来的技巧也完全能够用在对付人类的战场上!
建奴次之,若是以前老奴的早期时代,建奴的悍勇完全不亚于索伦人,不过占据辽东之后,有了铁杆庄稼在手,这悍勇的劲头就大不如前了,不过靠着纪律、战术、甲胄、后勤以及基因里的勇狠依旧是东亚名列前茅的存在。
蒙古人又次之,他们是占了从小练习骑射、鼓励武勇的便宜,不过与无论是索伦人还是女真人相比,这狠劲儿就差了一大截。
汉人最次,想想也是,原本都是种地的农户,周围除了压榨他们的官府、豪绅,也没有强烈的、外来的刺激,长期以来还形成了忍辱负重的性格,这样的人在和平时期是好的国民,在战时短时间里却难以排上用场。
于是,长期以来,汉人大多数是靠装备、纪律、战术与强敌周旋的。
尼堪也不例外,他李延庚手下这三千人是万人汉人步军中的佼佼者,饶是如此,一旦在野外对上建奴的精锐依旧力有未逮。
不过尼堪还是有后手。
其一自然是隧发火铳。
其二便是眼前这个不伦不类的由九名步军组成的小阵,以及由两百个这样的小阵组成的大阵!
……
由水鞑鞑组成的依彻女真八旗很快就被头顶上炸响的震天雷搞懵了,一个个涨红着大脸,狂奔的步伐也慢了下来。
说起这水鞑鞑,实际上大多数是住在长白山东麓河谷地带的渔猎部落,兼职的采参人、采珠人,论起勇悍程度,可比如今的建州女真强多了,一旦训练成军了,那可是不亚于索伦人的存在。
但是,再勇悍的人对于未知的事务依旧恐惧。
“砰砰砰……”
就在依彻女真人愣神的时候,以两百人为一排,排成了五排的火枪声开始了五段击!
每一排打完之后便快速沿着火枪手与原来长枪手之间约莫两人宽的缝隙朝后奔去。
“砰!”
这是两黄旗精锐与尼堪的步军小阵碰上的声音。
还是惯常的战法,两黄旗精锐以身高力大,拿着重武器的勇士开路,他们手里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虎枪,便是双手重剑。
一个其实也算“依彻女真”,实际上却是三姓部落里的一个鄂伦春勇士手持虎枪对上了一个小阵!
前面说过,皇太极在兵败青山老河之后,将居住在三姓附近的鄂伦春部落全部迁到了辽东,鄂伦春部落是典型的渔猎部落,一身武勇在索伦诸部里面也是能排在前几号的。
此人叫谢博勒,与死去的玛尔吉部哈拉达佳珲的长子名字一样(鹞子),又长得牛高马大,加上两层盔甲在身,一双细小的、不断冒着凶光的三角眼,妥妥的又一个人形高达!
能取谢博勒的名字,此人除了勇悍,还有精细的一面。
他一见对面有两杆长枪挡住了自己的去路,便拎起虎枪朝半空一扫!
虎枪枪刃的尾部有一处倒钩,倒钩朝里的一侧也是锋利的刃部,钩住敌方长枪后很容易将其割断!
果然,他一虎枪便割断了对方一支长枪的枪杆,还余势未消与另外一杆长枪纠缠在一起。
按照谢博勒的战法,自己的虎枪沉重,击上另一杆长枪后非把它磕开或磕飞不可,届时虎枪再刺中那名已经没了枪头的长枪手!
没了长枪手的掩护,后面的弓箭手、长刀手就是砧板上的肉,任凭自己宰割!
一切都与谢博勒想的差不多,一个照面之下,两个长枪手瞬间便丧失了战斗力,谢博勒大喜,他似乎看到了自己就像猛虎突入鹿群那样大开杀戒的模样。
“扑!”
令人意外的是,谢博勒并没有突入敌阵,而是紧紧捂住了脖子!
再看时,他对面三尺多处站着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