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双方达成了以下约定:
阿努沙将率领三万精骑越过克孜勒库姆大沙漠,出其不意地抵达克孜勒奥尔达,因为该地只有一道不到两米的土墙,在三万有着精良铠甲的希瓦奇兵的攻打下,那里的部族骑兵肯定不是对手。
如果一战歼灭这一万五千部族骑兵,必定在中玉兹、大玉兹造成剧烈震动,会让那里的克烈、乃蛮、杜拉特三大部落依旧掌管实权的头人趁机造反,由于此时瀚海军的重点正在东边攻打准噶尔人,他们想要抽身出来扑灭叛军力有未逮。
何况,按照米尔扎的说法,一旦得知钦察大草原的事情,北面的俄罗斯人,南面的波斯人肯定会有相应,让大夏人应接不暇。
而米尔扎自己会鼓动里海附近信奉天方教的诺盖人、阿兰人、鞑靼人起来造反,这些人他早有联络,何况,正在俄罗斯南部平原上的诺盖人是大夏人的大敌,必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当然了,光是这些还不足以让阿努沙动心——谁知道中玉兹、大玉兹的部落会不会“造反?”,还有,波斯人?俄罗斯人?他们在短时间里如何得知钦察大草原的事情?得知后又如何能尽快出兵?何况波斯人与大夏人中间还隔着土库曼人、土尔扈特人、哈萨克人!
不过阿努沙最终还是答应了他,米尔扎也是老奸巨猾,自然不会轻易相信他,他假装笑道:“大王子,你有信心吗?”
阿努沙也笑道:“其一,大夏人全力进攻准噶尔人的消息我这里也收到了,准噶尔人那里至少还有十几万帐,有十几万骑兵,占地又广,在面临灭国之祸的险境下肯定会同仇敌忾,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大夏人就算最终获胜也不会在短时间出现,至于钦察大草原内部,彼等虽然也迁入了一些来自东方的部落,不过大多数还是以前的哈萨克部落”
“这些部落归属哈萨克管辖已历一百多年,大夏人才进来不到十年,孰轻孰重,一目了然,故此,真是有煽动的话,多半会奏效”
“你说的对,大夏人动员的部族骑兵就是为了对付内部的,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会祸起萧墙”
其实,在内心深处,阿努沙只认可第一个原因,他认为准噶尔人是不会轻易就范的,必定会拖住大夏国的。
米尔扎满意地走了,为防泄露消息,双方没有签订任何纸面的协议,实际上,在大唐时代,随着唐军俘虏被带到中亚、小亚细亚、阿拉伯半岛,希瓦绿洲地带的人早就学会了用阿姆河的芦苇制作纸张的技术,纸张并不缺乏。
阿努沙给米尔扎、卡思卡尔送了几个女奴,让他们在月即别堡尽情玩耍了几日,然后将他们驼队的东西全部换成希瓦绿洲特有的农产品,这才让他们沿着小咸海西北那条沙漠古道回去了。
当他们动身时,阿努沙还亲自送到了二十里以外,这让米尔扎心情十分舒畅,更令他愉悦的是,来时他们遇到了三次的大的沙尘暴,回去时却一次也没遇到。
“难道是我的行动感动了真主?”
很快,驼队抵达了巴依努,从这里开始,按照以前双方默认的边界,东边是希瓦汗国的牧场,西边则是小玉兹的牧场,因为这里有一条叫图尔盖河的若隐若现的河流,这条河流发源于咸海北面的图尔盖高原,在大部分时间里这条河流由于流经的地方大多是荒漠,河里都是干涸的,只有在春夏之交短暂的冰雪融化的时节有水。
到了这里,离米尔扎的老巢库利萨雷还有大约四百里,但到了这里后就不用担心沙尘暴的影响了,从这里往西,虽然也是荒芜一片,不过却并不是沙漠,而是光秃秃的山包、干涸的河床、稀疏的灌木野草夹杂的地方。
他们的正前面就是那条干涸的图尔盖河床,河床十分宽阔,至少有一里,里面泛出白色的盐碱物,越过了这条河就是他米尔扎的地盘了!
驼队踏上了河床,甫一进入河床的当口,米尔扎的心就怦怦直跳,一阵不祥的预感涌上了心头,此时他正骑在一匹白色的高头大马上,身边围着五十名亲卫,剩下的亲卫都骑在马上拉着装满了希瓦绿洲各种作物的骆驼。
一个盛夏的中午,在里海与咸海之间的荒漠上还是很热的,天上刺眼的太阳没有丝毫怜悯,他散发的灼热的光芒毫无顾忌地炙烤着大地,河床的半空升腾着一种若有若无的五颜六色的光芒,那是一种在中亚的沙漠地带才有的烟尘,在太阳光芒的反射下发出的光芒,乍一看就好像地上蒸腾起来的烟雾。
带着一阵担心,米尔扎带着驼队走到了河床正中心,此时,他心中的担心愈发强烈,似乎是为了印证他这种担心似的,大地传出了一阵轻微的抖动,对声音异常敏感的骆驼立即不愿再走动了。
“隆隆隆……”
抖动愈发强烈,整个驼队在大声呵斥骆驼的喧嚣中停了下来,在河床的上下游那阵若有若无的彩色烟尘里窜出了大队的骑兵!
作为早就“归附”了大夏国的部族,米尔扎身上自然也带着大夏国出产的民用版、五倍的望远镜。
当他打开望远镜观望后,心里不禁一凛。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