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草小说>海棠耽美>灭明> 第239章 新的甘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9章 新的甘肃(2 / 2)

,已经有牧民南下,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大人,属下也曾有些想法,”杨肇基摇着头叹息一声,用幽怨的语气道:“在朝廷的眼中,这些蒙古人,不过疥癣之痛,而武将拥兵自重,才是心腹大患……”

疥癣之痛?李自成冷哼一声,蒙古骑兵席卷黄河、大江南北,这才几百年的时间,难道朝廷的大员们都忘了?这些疥癣民族给汉民族制造的灾难,难道还少吗?

至于说拥兵自重,似乎杨肇基很忌讳这些,李自成在心中盘算了一下,大明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形,似乎没出现呀,唯一的一个吴三桂,那也是京师已被攻破、朝廷不复存在的时候,他才有些左右逢源的资本,算不上拥兵自重。

倒是大唐时代,同时掌握了军事、经济大权的藩镇,生出许多拥兵自重的范例,尤其是安史之乱以后,越发不可收拾,大唐也因此灭国。

看来大明实行“以文治武”的策略,对于控制武将割据还是有定点效果,武将的地位下降了,但却能有效减少拥兵自重的土壤。

西宁军现在还很渺小,暂时不存在这个问题,但随着西宁军掌控的地盘越来越来大,这些问题迟早会出现,如果能够未雨绸缪,先行立下规则、制度、惯例,将来就会少些烦恼。

对李自成来说,最为迫切的问题,是如何安置杨肇基,西宁军的七大百户,百户官比较稳定,无论能力如何,至少暂时没有异心,不可能更换他们,给杨肇基让位。

而杨肇基原来是甘州总兵官,二品武官,现在的西宁军中,自己这个掌舵人才是小小的千户官,实在无法安置杨肇基。

左思右想,李自成决定给杨肇基一个甘肃都指挥使的职务,至于品级,倒是没有明说,总不能高过自己。

甘肃都指挥使并不属于战兵序列,而是地方上的最高武官,实际上就是预备役的武官。

杨肇基的职务,是和甘肃军镇的军事设计一脉相承的。

未来甘肃镇,并不包括西宁府,但视情形,有可能将三川府容纳进去,甘肃镇的驻军,常备军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甚至不要常备军,但必须让大量的壮丁做为预备役,随时为西宁军提供兵源补充。

预备役交给杨肇基打理,他们亦军亦民,平日正常参加农务,为军镇生产粮食,只是在农闲时节,每年安排一到三个月的时间,按照西宁军的训练方式接受操训,掌握西宁军的基本军律,随时可能补充为正式的西宁士兵。

由于甘肃镇并非防守重点,在现在的每个卫里,留下五十名士兵做为常备军,有一名总旗官负责,将来甘肃立省,这些士兵就转为各个府县的捕快衙役。

西宁军的七大百户,除了要驻守各个要点要冲外,这次北伐战争结束之后,将进入新的整顿、扩军和操训期,特别西宁步枪的推广,现在虽然数量不足,无法大量配备,但士兵们必须先行受训,免得到时间有了步枪,士兵却不会使用。

李自成原本准备七大百户并不驻扎甘肃,想了想却又不放心,甘肃毕竟是新占领的土地,民心军心一时未必归附,必须驻扎自己的士兵。

最后决定将整个甘肃镇一分为二,北部由驻扎北川县的军队代管,南部是重点,由驻扎三川府的百户代为管辖,直接驻军。

对于甘肃镇现有的大量士兵,李自成早就盘算过了,一旦占领了整个甘肃镇,李自成准备开始新一轮的扩军,甘肃镇能给西宁军提供大量的粮食,而且地盘也是大大增加,与朝廷决战的风险越来越大,扩军实在必行。

新一期的扩军,李自成计划将现在参与作战的三个百户,扩充至千人以上,真正的千户编制,三名百户官也将升职为从千户;另外,驻守北川县的秦大年的第三百户,目前只有六个总旗,三百余士兵,这一次至少要扩充到十个总旗,五百人以上。

此外,李自成准备将自己的亲兵,扩充到五十六人,一个总旗的编制,何小米也将成为真正的亲兵总旗官。

这样扩充以后,西宁军传统的七大百户,将有三个百户达到千余士兵,四个百户达到五百人以上,总兵力超过五千,基本上是大明立国初年一个卫的编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