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横向与发达国家比较,也要纵向与自己、与过去比较。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错误的新政,只有不彻底的改革!
李自成一直在探索邓太宗的路子,除了政策对头,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还需要两个外部条件:一是充足的外来投资,二是比较成熟的外部市场。
用外部投资的钱,在国内兴办企业,生产的商品主要用于出口,虽然国内的工人只能赚到微博的利润差,但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不过数十年的时间,中央之国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国家、个人都因此而走上富裕的道路。
天命军的属地上,李自成有工商兴国的雄心,又能掌控天命都督府,内部支持没有问题,关键是外部的两个条件:资金与市场!
在可以遇见的未来,市场还是需要依靠大明,但也不能放弃古西域,多一条商道就多一分机会,也能加快一些速度。
资金问题,基本上就是死结,天命军自身的造血功能远远不足。
李自成虽然有几个厂子,但这些厂子的盈利,用于给将士们发放军饷、赏银,已经捉襟见肘,根本难以扩大再生产。
外部的投资更是零水准,大明的商人不会来到边陲,交通不便不说,有谁愿意将自己的银子,投放于盗贼横生的河西?
怎么办?
李自成将今生后世所有的可能性都想了一遍,还是没有结果,即便欧洲的海商来到东方,也绝不会看中西宁、兰州这种一隅之地。
想要银子,还得自己弄。
好似这个时代,最赚钱的行当,就是海外贸易,可惜天命军的属地,完全是一片内陆,东南西北方向,都没有直通大洋的水道,想要靠近大海,至少有数千里的距离,在这个时代,这样的距离,基本上就是天堑。
李自成忽地想起“借鸡生蛋”这个词,长江不是直通大海吗?天命军的属地,并不在长江的沿岸,可是四川就是一个跨江的省份!
巴蜀一定是他征服的一个目标,只是来早与来迟。
如果能占据四川省,就可以沿着长江水道东行,进入大海,可惜,这样的思路,未必行得通!
沿江东下,沿途都是大明的港口,万一朝廷震怒于天命军,在长江上设起关卡,西宁的商人岂不人财两空?
不过,占据长江的中上游,总会与大海沾上一些边,总好过现在这样受困!
李自成早就有过南下巴蜀的想法,但那只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并没有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如今天命军的属地,到处平稳,是该动动四川的主意了。
他闭目苦思,历史上进军四川,最早有记录的便是大秦,大秦似乎是先拿下汉中,然后以汉中为跳板,一步步渗透入西川。
之后的大汉,高祖就是从四川成都起家的,然后逆袭了关中平原。
三国最是用武的时代,诸葛亮、姜维每次伐魏,都是从汉中起兵,而邓艾、钟会伐蜀,走的也是汉中的路子,看来汉中是进入四川的重要跳板。
蜀道艰难,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大唐的“诗仙”,更是用文笔诠释了“蜀道难于上青天”!
无论是否伐蜀,何时伐蜀,蜀道必须弄清,最好有明确的行军地图,这个任务,只能交给吴二毛的无影门了。
李自成思索片刻,还是决定伐蜀,至少也要占据蜀地的北大门——汉中。
至于用谁伐蜀,他最先想到的是宋文,卡当城一战,宋文的忠心日月可表,但宋文部在卡当城一战中,伤亡过半,虽然重新补充了士兵,但还需要长时间的休整。
宋文部经过卡当城的生死之战,尽管将士们是重新组建,但老兵搭起的框架犹在,战斗力必然强悍,将他留在手中,可以增援固关。
伐蜀还是用秦大年的第三千户吧,秦大年驻扎甘州的时间较长,一直没有参加过恶战,所部士兵缺乏真正的考验。
明廷的强军都在北地,用于对付北方的游牧部落,成都相对封闭的地形,战乱不多,士兵的战斗力也不会强到哪儿去,正好让秦大年部练练兵!
秦大年部也在操训,还需要等些时日。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