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院中穿行,理着事务,不似寻常世家公子的规矩作派,更无嫡子的风光场面。
来往清扫时,福伯小心觑着楚云声,几次欲言又止。
但或是碍于有院内旁人在,又或是不敢妄议谢乘云的决定,也不敢随意招惹楚云声,到得最后,也未对楚云声开口说出什么。
一切收拾停当,已过去半个时辰,谢乘云仍未归来,夜色渐深,院内熄了半数灯火,渐渐静下来。
耳房的窗被楚云声支开一扇,映入半截荷塘碧波与一株袅然扶风的绿柳。粼粼水色透过柳叶缝隙,伴着清凉夜风,悉数倾洒在床榻之上。
楚云声欣赏了片刻宁静月色,盘膝上榻,决定趁机捋了一捋原身身上的武学功法。
按如今的时间来算,谢乘云应当是游历天下六年之后,成就含神巅峰,刚刚回到上京行及冠礼,正式成年。
而荣安歌要比谢乘云小上四岁,眼下只有十六岁,仍在含神期,待到十八,方成定丹。
也就是说,此时距太虚观生变还有八年,距荣安歌下山还有九年。所以短期内,楚云声的眼前并不会有主角的出现。
他有足够的时间强化己身,增强实力。
而且他并不打算对八年后太虚观的变故坐视不理,若到时提前预警不能避免,那就只能出手阻止了。所以实力尤为重要。
当然,现在说助太虚观避祸这事未免太早,如今他只不过是个含神后期的普通武林人,距离白龙榜都差上一大截。
而且原身的年纪已到了二十八岁,二十八岁的含神后期,便也只能算小有天资,绝对和天才俩字沾不上什么边儿。
若早早习武,原身兴许会有更大一些的成就,虽仍比不得白龙榜上那些烈日骄阳般崛起的武学奇才,却也能轻松混成一名一流高手,成一些小世家的客卿,或自立一方,做个小势力头领。
再努努力,将来或许还能突破定丹。
只是原身习武实在太晚了,他自幼无依无靠,苦于生计,蹉跎岁月间,就白白耽误了练武天分,直到十几岁根骨长成,错过了习武的最佳年岁,才碰着踏入武学门槛的机缘,然而此时,却已是悔之晚矣。
原身十三习武,十八才入含神,之后苦熬十年,进了含神后期,与偌大江湖的芸芸众生相比,确实算得上是强者了。
以他的进境,在六十岁气血衰落之前,成半步定丹,绝不是问题。
原身有了如此修为,只要足够谨慎,只要不去招惹自己惹不起的人,行走江湖绝对有自保之力。
但他偏偏怕极了江湖险恶,选择避世,一下便将自己避出了问题,名气未传,人便先夭,连朵江湖中的浪花都算不上,更别提他那一腔雄心壮志,和深信自己只要苟住,就终成天才的自傲自矜。
要知道,江湖武林虽人才辈出,但真正的天才终究是少数。
排天下三十岁以内少年天才的白龙榜,仅得五十人,排游仙以下强横定丹的惊神榜,仅有四十人,而升仙榜二十二位游仙,数十年不见得有增减变化。
无人不想扬名立万,无人不想登峰造极,可每年下山行走游历,每年踏入含神进江湖的人又有多少呢?
数以万计。
平庸之辈总是百倍千倍多于天才,如漫漫砂砾之于天幕星辰。
若无意外,楚云声的原身便也是这样一个小有天资的平庸之人。但现在,一切却不同了。
楚云声循着原身的记忆,盘膝静坐,藏神入定。
他从未练过武,但对入定一事却熟练得比原身更甚,几乎不费太多时候去宁心,清扫多余心思,便有了静意,心湖澄澈——许多事都是如此,随着他脑海中记忆碎片的不断增多,他对一些以前从未经历过的事情,似乎都有着莫名的熟悉。
繁杂思绪消失,心神清净,如置空幽静处。
楚云声渐渐感受到了在躯体经脉内奔涌的真气。
它自丹田起始,好似流水,散入河道一样的经脉中,汩汩而淌,滋养强壮己身,最终在运行一个周天后,壮大了几分,便又如百川汇海般,重归丹田。
不同的武学功法,造就不同类型的真气。
楚云声体内这种真气便迥异于谢乘云在囚室内点向他的那一指,没有极寒之感,反而挟着朦胧玄妙,似难以捕捉。
这就是楚云声之前即便身在囚神锁中,也依旧能动用一两分真气,为谢乘云熨平外衣的缘由。也是原身被囚时,有一定的把握袭击成功的原因。
正是此种真气的特殊性,令囚神也无法一丝不漏地完全将其禁锢。
而凝成这真气的武学,便是一册《生生易道经》。
这武学功法残缺,只有含神篇,但足以令习者寻到自身道路,成就定丹。之后境界不同,更换便是,并不妨碍。
按那位好心长老临终前的说法,此武学虽晦涩难懂,但却粗通了天地至理的皮毛,是一本极佳的功法,其中更有一式绝招,练成便威力巨大,在含神境都是少见。
自然,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