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那耕种之法!”
“我下界后在这苦谷坳、苦水村,居然见到村人肩扛手拉以人拉犁。”
“还以为这下界之民,俱都修为精深自持悍勇,不屑驱使兽类犁田,个个亲自上阵徒手翻地呢?”
白玉琦满脸“惊讶”,似乎很是“不解”:“未想村人使唤的,居然是一种粗笨的呆犁,一日劳作也翻不了几分田地,我还问他们为何如此复古怀旧,用这种上古先民在刀耕火种之时,都不怎么使唤了的笨犁耕田……”
一众君臣惭愧的无以复加,老脸臊红的抬不起头来。
倒是李世民注意到了白玉琦言辞中的意思,不由询问:“照帝子所言,莫非上古之时便有更神异的犁具?”
“何止是犁!”
“哪怕是这种最简单的单犁,劳作效率也是村人目前所用粗笨犁具的数倍!”
白玉琦一边领着一帮君臣,往库峪城中准备的招待之处走去,一边随手取了一截路边堆积的木材。
用[塑木术]塑出一只曲辕犁的模型,递给李世民:“更别提是加以改进的双面犁、三面犁,以及联合犁了……”
接连塑出几个模型,分给一众大唐君臣观看。
白玉琦顺便还皮了一下,弄出了几个后世大型联合播种机、收割机的模型。
给他们看了看吹牛哔道:“现如今上界用的都是这种一日可犁地千里,播种万万顷的农具了,所用人力不过数人而已。”
一帮君臣呆若木鸡,路都不会走了,僵在原地停了下来。
“那……那得产多少粮食啊?”
李世民身边的武将之中,有一人情不自禁的哆嗦着嘴皮子,颤声问道。
“这倒是未曾注意……”
“下界之前,倒是听闻麾下司农禀报说,上一年东宫名下的御田,就种了两千余万顷地。”
白玉琦“想了想”,实际上是用系统的搜索功能查了一下,这才道:“收了各类粮食一百万万石有余……”
这数据听上去估计有点迷糊,其实换算过来就是种了168亿亩地,收了62亿吨粮,后世华夏一年的粮食总产量。
大唐君臣所有人的眼珠子当场就充血了。
还是刚刚出声那个武将,嗷的一声就哭出来了,状似癫狂的嚎叫道:“百万万石粮,怎么吃的完啊?”
“仅东宫御下,便有各族先民十四万万名吃喝。”
“就这么点粮食都还不够,每年还要采买上几十万万石才够。”
白玉琦莫名其妙的看了那武将一眼,粮食吃不完你哭什么:“怎么吃不完?”
“帝子!还请授我大唐这种万万顷地,收万万石粮之法,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李世民眼角迸裂,两丝血泪顺着脸颊滑下,无比郑重的长鞠到底:“世民必率举国上下大唐百姓日夜供奉……”
“不是我不教!而是你这下界做不到!”
“那曲辕单犁,早在百年之前的北魏时期,便有农家学派弟子贾思勰,在所著《齐民要术》之中提及过。”
白玉琦知道他想说什么,伸手一摆道:“人皇,我问你!时至百年之后的如今,为何下界百姓还不懂该如何使用?”
“还有那匠族,哪怕在上界也是被尊之为‘匠师’的一脉。”
“百工百业俱都是强国富民之技,为何在这下界却反而被贬为贱役?”
“匠族不受重视也就罢了,居然还将其传承的技艺视为奇技淫巧,别说是新创深研了。”
“连前人传下的种种百工瑰宝都弃之如敝帚,以至于现如今下界匠族居然连最基础的传承都断绝了。”
“没人懂得工法匠术,如何能造的出各种能种万万顷地,收万万石粮的农具器械,而没有这些农具器械,单靠人力又能种得了几亩地?收得了几石粮?”
白玉琦皱眉埋怨道:“上古三皇五帝开天辟地、教化万民,亿万年之后这下界却依旧是这么一副荒蛮愚昧贫瘠困苦的模样……你们可知,我下界之后所见所闻,是何等的失望?又是何等的痛心?”
一众大唐君臣被白玉琦的诘问,给问的一片鸦雀无声。
其中武将若有所思,而文官却脸色骇然,也不知都想到了什么。
“帝子,不知上界又是一副何等光景?”
李世民在震撼、自愧之余,眼神中却又带着几分不甘和不服的追问。
“上界?人皇可知‘大道之行,大同小康’之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白玉琦用系统搜索了一段《礼运大同》的内容给大唐君臣念了一段,然后将后世种种制度措施向他们描述了一番。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