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不可能?”谢明曦扯了扯嘴角,目光冷然:“一人之力,如何能和万人之上的皇上抗衡!鲁王闽王私下联手,倒是有了一拼之力。”
一拼之力。
这四个字,细思极恐。
建安帝不允藩王就藩,硬是将鲁王等人都留在京城,且百般磨搓。
丽太妃身死,平王不知要被如何处置,宁夏王不知会是何等反应。鲁王闽王心中各有思量,也不知在暗中会使何等手段……
盛鸿目中闪过一丝亮光,定定地看着谢明曦:“明曦,以你看来,京城何时会有大乱?”
谢明曦思忖片刻,才缓缓道:“快则一两年,慢则年!总之,你我都要做好心理准备。更要做好被波及的准备。”
虽然已离开京城,也不代表绝对安全。一旦京城大乱,蜀王身为藩王,定会被牵连进漩涡中。
盛鸿点点头:“放心,我会尽快招募私兵,紧急操练。”
政治上的角逐较量不提,手中有兵才最踏实。
谢明曦嗯了一声,又轻声道:“记得写封信送给母妃。她身在宫中,见丽太妃病逝,怕是心中也不妥帖。”
……
天气很快转凉。
丽太妃下葬后,宫中的太妃们各自病了一场。年未至三旬的端太妃,病得最重。年少的安王连书院也不去了,整日在床榻前伺疾。
端太妃那点小心思,俞太后看得一清二楚,懒得揭穿,任安王留在宫中。
私下母子独处时,端太妃才敢哽咽着叮嘱:“以后你老实安分些。你父皇已经不在了,如今是你三皇兄坐龙椅。”
“他这个人,心眼小又爱记仇,对兄弟手足们毫无怜惜之情。”
“皇后娘娘受了点皮肉伤,他就彻查平王寝宫,将平王身边人一一严刑审问。到底也没审出个究竟来,一怒之下,他竟是将所有内侍宫女都杖毙。活生生的几十条人命,眨眨眼就没了。”
“现在,可怜的平王被软禁在寝宫里。服了软筋散,走不了几步便全身无力。身边时时有人看守,一日三餐倒是没少过。可平王性子倔,总不肯吃。也无人相劝,这样下去,也不知能撑几日。”
“这宫中,不知还要生出多少乱子。你也别去书院读书了,就安生待在我身边。我睁着眼睛一日,总能看顾你一日……”
一边说一边落泪。
安王略显胖的俊秀脸孔也溢满了彷徨惊恐,靠在端太妃的头边一起低声啜泣。
主谋(二)
惊惶难安的绝不止端太妃一人。
贤太妃静太妃也日日提心吊胆寝食难安。
淑太妃被赐死殉葬,丽太妃病逝。两位太妃之死,背后都有俞太后的影子。
接下来,是不是就该轮到她们了?
寒香宫里的梅太妃,自蜀王去了蜀地后,病症倒是有了起色。不过,她素来谨慎小心,病好了也很少出来走动。丽太妃死后,梅太妃索性也一同告病,关起门来过日子。
寒香宫里的药味,常年未断,梅太妃也习惯了略显苦涩的气味。
“太妃娘娘,”琴瑟迈着轻快的步子前来,满眼喜色:“蜀王殿下打发人送了信来。蜀王妃娘娘也令人一并送了衣物和吃食来。”
宫中当然不缺吃穿。不过,蜀王妃有这等孝敬婆婆的心意,总是令人高兴。
梅太妃目中陡然一亮,欢喜不已:“信在哪儿?快些呈上来。”
琴瑟笑着将信呈了过来。
梅太妃迫不及待地拆了信,一边看一边落泪。
蜀王每个月都会写信来。每次梅太妃看信,都是这等模样。琴瑟早已习惯了,先屏退所有宫女,然后安静地陪伴在一旁。
梅太妃哭了许久,情绪才慢慢平息。珍惜不已地将信折好,然后才道:“琴瑟,今日宫中可有什么异样动静?”
琴瑟低声应道:“启禀娘娘,奴婢听闻,平王殿下又在寝宫里叫嚷怒骂。太后娘娘知晓后,并未动怒,只命人严加看管。倒是皇上,派了身边的罗公公代为‘探望’。”
罗公公“探望”过后,平王嗓子便哑了,一个字也骂不出口了。
梅太妃听在耳中,心里阵阵发紧,后背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好一个心狠手辣的建安帝!
连一个十一岁的少年也不肯放过。
这是生生要将平王磨搓至死啊!
万幸蜀王已在藩地安顿下来。便是宫中闹翻了天,也牵连不到蜀王身上。想及此,梅太妃剧烈跳动的心又恢复平稳。低声道:“日后无事,便在寒香宫里待着。也别急着打探消息了。免得惹来事端。”
话音刚落,“事端”就找上门了。
门外响起宫女禀报的声音:“启禀太妃娘娘,静太妃娘娘打发人送了两盒燕窝来。”
梅太妃:“……”
建文帝一死,宫中的几位太妃都缩在自己的寝宫里过日子,彼此之间往来不多。静太妃自己还病着,偏又打发人送了东西来
草小说